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甘肃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9/03/24/ 06:1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施秀萍 宜秀萍 白德斌 李满福

  西北师大—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办好思政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

  长期以来,西北师范大学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改革,并启动实施了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以质量提升工程来助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开讲了,新学期上好第一堂思政课

  2019年春季新学期的第一堂思政课,听听老师们的精彩施教。

  马克思主义学院侯选明老师利用手机自媒体开展互动参与式教学,以“新时代”“民族复兴”为关键词,分别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青春之问、确立良好的精神追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自觉传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育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张钰老师从“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等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彭伟老师围绕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方面入手讲解。周红、董伟伟老师则用几组镜头向同学们阐释了“马克思热”的话题。老师们的生动讲解,引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大家或凝神倾听,或主动发问,或热烈讨论。师生们的共同感受是:思政课的讲授方式“变”了,课堂“活”了,同学们的思维也“动”起来了。

  爱“尚”课,打造学生期待的思政课

  “我希望思政课在内容上变得新颖、丰富、吸引人,在形式上应该结合实践课、讨论课,打破原有单一的讲授模式,在方式方法上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积极互动。”教育学院学生周松涛说。

  “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就是老师能够通过多样化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课堂有更多的参与度和体验感。”经济学院2018级学生陈健的观点,也得到传媒学院王竞贤、姚瑜及美术学院郭佳吉等同学的赞同,他们说思政课应该是活泼的、生动的、有滋有味的,而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老师与学生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师生关系,还应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制作并向学校推送了“思政课,我想对你说”主题微信,通过线上留言互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意见和建议。

  思政系赵秋静副教授认为,一堂好的思政课,对理论体系和内容结构的透彻把握是前提,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实践是基础,教师的真情投入、责任担当是保障。当基本原理变成基本道理、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大学生从“知道”到“乐道”的人格塑造才真正开始。

  进行时,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

  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思政课质量提升工程为依托,开展常态化思政课教师大练兵。

  3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会。在对上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情况回顾的同时,把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题解读、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确定为今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专题。3月21日下午,他们又召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集体备课会。

  统筹做好思政课教师理论培训与实践研修工作,拓展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途径,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为提高该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对省内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学校正在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与省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合作,以及赴省内外红色革命遗迹开展实践研修活动,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质量提升。

  培育“思政课‘6+1’实践教学链”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思政课‘6+1’实践教学链”,即学院层面的课程实践(经典阅读、主题征文、社会调查、小品展演、红色践履、志愿服务)与学校层面的校内外实践。

  为使2019年春季学期涌现出一系列具有示范性的实践教学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严格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任课教师须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开展线上、线下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汇报评比活动;鼓励支持学院教师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省内具有代表性的红色革命历史遗迹进行实践研修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继续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学生铸魂工程,落实贯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全面育人计划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千万践履计划;积极打造学院互联网背景下“思政课‘6+1’实践教学链”实践教学成果品牌,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实践教学成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