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视界】探索中国独特的影视语言——访甘肃走出去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周兵

 2019/06/12/ 06:3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莉

  >>>对话周兵

  影像还原艺术家内心世界

  记者:纪录电影《穿越丝路的花雨》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构建四重空间,这个创意是怎么来的?对于创作空间的虚拟重建,您准备从哪些方面着手?

  周兵:是我们创作团队的集体创意。我们不做舞台艺术的简单呈现,而是影视艺术的重组,但这四重空间怎么构成一部纪录电影,对我来说,挺有挑战。我想着重表现两方面,一是创作者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二是舞台空间,如《丝路花雨》里反弹琵琶、霓裳羽衣舞等经典舞段,做一些视觉上很细腻的呈现,让观众在电影院再次被这种艺术打动。我还是蛮有信心的,1998年拍纪录片《梅兰芳1930》时,也做了这种尝试,在纪录片学术界也得到认可。现在已经过去21年了,我想把这种影视语言表现形式再升级。

  “再现”对我来说不是难题,已经有20多年的积累、经验,更大的挑战是如何展现主创人员的内心世界。第一步是做大量口述史采访,让他们面对镜头讲当年创作经历的故事和他们的内心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把采访到的真实话语提取出来变成视觉。比如,编导刘少雄的儿子回忆,他小时候看到爸爸半夜起来,在地上比划舞蹈动作。这有一个心理过程,刘少雄躺着,内心到底出现了什么,让他情不自禁;还有第一批创作人员从敦煌回来,刘少雄、许琪、晏建中、张聚芳等,他们当时在很简陋的排练厅里排练,内心有很多想法,我要在大量的口述采访中找到蛛丝马迹。我希望通过这个机会,给中国纪录片带来又一种新的影视表现方式,就是心理刻画和舞台再现、现实空间和精神空间之间交互的蒙太奇和剪辑。

  纪录片的创新性探索

  记者:您一直走在纪录片生产前沿,致力于纪录片创新,“情景再现”被认为是您在纪录片创作手法上的重大突破。请您以作品为例,介绍一下在纪录片创作中都做了哪些创新性探索。

  周兵:创新是我一直在追求的。我们在20年里一直不断引领行业的潮流,创造出纪录片创新里的一个又一个第一。

  “情景再现”最早的尝试是《东方时空》的导演徐欢,做了一部现实题材作品。我在《东方时空》跟着老师时间实践,1995年在老师的倡导、安排下去做了。我个人认为,最终推动这个事情,是后来我做的很多作品。我当时30岁左右,初生牛犊不怕虎,把电影故事片、广告、MTV、动画特效以及纪录片口述、文献、纪实等各种方法进行杂糅,出现了新的创作手法。1998年纪录片《梅兰芳1930》里的创意,让全国纪录片学术界认可了“情景再现”这样一个手法;后来,《东方时空》系列节目《记忆》,使“情景再现”基本上得到中国纪录片界的认可。2005年,纪录片《故宫》也用了这种手法。近一二十年来,“情景再现”已被大规模使用。

  记者:《故宫》里让绘画动起来的创意,现在还很流行。

  周兵:我爱学习最新的技术,爱看各式各样的绘画。在北京信息蛮开放的,知道一些国际前沿的信息。2003年,美国一个艺术家给我介绍,国际上有一种新的技术,能把古典的绘画动起来,不过,那时候技术还很原始和初创。我想故宫不是有很多绘画吗,就找到当时很有名的动画公司,给他们提供高清图片,问他们能不能让画面动起来,如人走过、鸟飞过,他们说可以呀,最后就做成了,这个技术跟纪录片和影视是没有关系的。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静止的图片不好看。我们做的最复杂的内容,是把皇帝大婚的场景“动起来”。

  记者:此后的纪录片《敦煌》也用了大量“情景再现”,最大特色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还原,怎么做到的?

  周兵:拍完《故宫》以后,我有个反思,做得太大了,跟观众不亲近、有距离感。所以在拍《敦煌》的时候,如何在1700多年的时间跨度里吸引观众,我找到很多人的日记,包括斯坦因、常书鸿等很多人当年写的书信,把它变成第一人称。我想,这些东西肯定会让观众有情感联结。

  还有我拍的第一部纪录电影《外滩佚事》,用了演员、明星、台词和对白,是个很大的突破,以前我们都不敢用台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