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泾川篇】泾川县7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9/09/25/ 06:5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史春荣 周剑锋 卢燕

  党的政策惠民 泾川乡村巨变

丰收的红富士苹果。

玉都鼎恵矮化密植果园。

  2006年、2009年泾川县先后被省委确定为全省一轮、二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泾川县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大胆探索。

  经过两轮新农村建设,泾川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塬区果品、山区草畜、川区果菜的产业布局充分释放了泾川的农业潜力,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农民生活极大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鼓擂响,泾川同全国全省一道立下脱贫攻坚的军令状,精准扶贫战役向农村的最后贫困死角发起冲锋。泾川县积极抢抓被列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重大机遇,紧盯四大特困片带,精心实施“一号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富民产业,集中实施易地搬迁、整村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等项目。全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1.87万减少到3.79万,贫困面由37.48%缩小到8.23%。

  同时,泾川县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机遇,初步探索出了产业支撑型、文化引领型、商贸带动型、生态民俗型、旅游观光型、田园体验型等“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模式,高标准建成城关凤凰、泾明白家、汭丰郑家沟、王村完颜等107个规划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环境整洁的美丽乡村。2019年4月29日,甘肃省政府正式批准泾川县退出贫困县。

  如今的泾川,桑田沃野、异彩纷呈,瓜果蔬菜、苍翠葱茏,小康住宅、宏伟华丽,新型农民、笑逐颜开,美丽乡村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做大做强产业 实现强县富民

蔬菜园区。

红牛养殖场。

  产业是一座城市的支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泾川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质为目标,全力推动三产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从20世纪60年代的66.3∶9.3∶24.4调整到2018年的39.4∶18.5∶42.1。

  特别是近年来,泾川县依托“平凉红牛”品牌优势,按照“龙头带动、大户联建、散户跟进、农合组织创办”的思路,累计建成养牛场58个,牛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5.98万头和3.21万头,全县牛产业增加值达到5630万元。蔬菜产业以泾汭河、红河、黑梁河川区贫困村为重点,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蔬菜规模、种植品种、生产技术、流通销售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县建成日光温室782座,塑料大棚7725座,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4.22万亩,总产量6.75万吨,总产值8100万元。

  工业经济方面,全力加快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初步形成了食品饮料、轻纺建材、机械制造、能源化工为主体的地方工业体系,2017年全县工业企业达到9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是1978年的58倍。

  文化旅游方面,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优势,深入挖掘景点内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扩大大云寺、王母宫、南石窟寺、田家沟等重点旅游景区规模,全力推进城关凤凰、泾明白家、汭丰郑家沟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成功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