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泾川篇】泾川县7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9/09/25/ 06:5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史春荣 周剑锋 卢燕

  科学规划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

农村新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公里的柏油路横贯泾川县城东西,一端是县城最高的建筑政府大楼,一端是城关公社最热闹的马路集市。乡里来赶集的人,坐着一天一趟的班车颠簸到车站,在集市上交易自家的农产品。米面粮油和日常用品,还有稀罕的鲜肉。

  1978年以后,整修县城解放路、泾崇路和泾灵路,柏油罩面主街道。1984年扩建完成了安定街、农林路、新建街、北新街并配套排污管道。1998年开始大规模改造和扩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7217人。建成了“十路四街”道路网络、“一带两区”道路和县城中心广场,县城的框架基本形成。2002年开始,启动建设城东住宅小区,为县城向东发展奠定了基础。2006年4月,根据《泾川县城总体规划》规划面积4.71平方公里,计划城北新区以商贸旅游、行政办公、文教科研为主导。同年,启动实施县城北扩(城北新区)。2010年底,县城内绿地总面积达到119.247万平方米,绿地率为21.7%,人均公共绿地5.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3.25%,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4平方米,泾川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

  近年来,集中实施县城“北扩、东进、西延”工程,精心实施重点街路改造、南滨河景观大道、水源地重建、天然气输配、集中供热、人行天桥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世纪花园、星鼎花园等商住小区,城北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城东开发取得突破,城西改造提升全面拉开,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面积扩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0多倍,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4.98%,初步形成了以泾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合二为一的县城新格局。

  推进社会事业 释放改革红利

天纤棉业生产车间。

  过去的泾川农村教室多为土木结构,下雨天屋顶漏水,学生们就移动桌子避雨。冬天的教室四壁透风,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旧报纸包起麦草和废塑料,塞在屋檐下的椽眼里挡风。窗户上没玻璃,把高粱秸秆划成蔑,绷展塑料纸用鞋钉钉住。墙壁粗糙,泥片斑斑驳驳……一只灯泡像葫芦一样吊在空中,光线昏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泾川县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教育事业方面,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先后建成职教中心、泾川三中、泾川四中、第三小学、第五幼儿园等学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学前教育实现了全覆盖。医疗卫生方面,全县建成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机构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日常消费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老三件”到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再到新世纪手机、电脑、汽车走入更多家庭。教育、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比重逐年上升,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富余安康的历史性跨越。

  泾川,这座曾经的西出长安第一重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确定了自己的新坐标——为人民营造更公平的发展环境,建设更美丽的宜居家园,普及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筑牢更全面的社会保障。

  揆诸现实,前路在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泾川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将继续以人民群众所愿所需为导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乘风破浪,笃实前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