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品读人生】正在远去的手艺人——剃头匠

 2019/12/03/ 04:5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马永萍

【品读人生】

正在远去的手艺人——剃头匠

  马永萍

  剃头匠是理发行业特殊的称呼,出现于清朝。据说最初的剃头匠叫“待招”,不是手艺人,而是政府官员。清廷为了推行剃发令,组织了专业的剃发人员,给他们配备了专业工具——剃头挑子:一头是个小火炉,上有铜盆,温着热水;另一头是小柜子,抽屉里放着剃头工具。

  “剃头”是以前的通俗叫法。现在,时代变了,剃头的称谓改叫“剪发”“理发”甚至“美发”了。当然剃头匠也便称为理发师或美发师。但还是有怀旧的老年人,仍然称理发为剃头。若剃头,也不进那装修豪华的美容厅,而是去僻静的小巷子,寻找剃头担子或简陋的小店。

  在静宁,打听传统的剃头匠,大家都会想到王会议师傅。王师傅的铺子位于拥挤的商业街一处很不起眼的位置,门口立着写有“理发”两个大字的标志牌。

  51岁的王会议师傅从22岁开始,跟随当时在静宁剃头行业很有名气的父亲王振兴学艺,算是子承父业,干这行已有三十年整。铺子里一张造型古朴、光彩褪去,渐显斑驳的木凳特别引人注目。王会议师傅说,这个凳子有些历史了,是老父亲在陕西学了手艺,后来在平凉买的,老父亲用,加上现在自己用,将近一百年了。凳子侧面有个小抽屉,刀子、推子、磨石等,剃头用的工具都在里面装着呢。每天清晨,王师傅的店在小城的烟火味中营业了。王师傅的基础功夫扎实,耍刀技术精湛。同时拥有独特的看家本领,打眼睛、刮耳朵、捶脖筋、推拿按摩……王师傅理发铺子里简单的工具和行头,与现在装修豪华的理发店相比寒碜不少,可仍然吸引了不少老年人,他们大多是王师傅的老主顾。每当有老主顾光顾店里,王师傅都会开心地哼起那首熟悉的剃头歌谣——“槐木扁担圪吱圪乍,八股麻绳一上一下,剃头担儿虽不大,担的皇上半朝銮驾。唤头喔儿喔儿,一把刀走遍天下,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满月圪娃,哪个头上不长头发,逮住总得圪刮圪刮……”

  目前,静宁县城的剃头匠寥寥无几,除了王会议,还有人民巷的段星魁师傅,段师傅的客户群,大多也是上年纪的老人。他们不全为剃头与刮脸,许多纯粹是来剪鼻毛、清眼目的。热烘烘的毛巾往脸上一焐,蘸了肥皂沫的胡刷,在脸上除眼睛、鼻子和嘴的部位细细地涂了一遍。锋利的剃刀在面颊、下巴、脖颈、耳廓、眼眶游走一番,胡须汗毛一扫而光。段师傅不仅手艺好,且肚子里装有许多有关剃头匠的故事。他说静宁的剃头匠把刮刀布也叫备刀布,对于备刀布的来历也有不同的说法。

  段星魁说,自己的师傅曾对他讲,有个剃头匠在皇宫立下功劳,皇上要奖励,问怎么奖励呢?剃头匠道,不要啥奖励,只需要我走到哪里看怎么把税给免了,不收费就行。皇上就说,那就给你发个诏书。就这样,剃头匠无论走到哪里,就把皇上的诏书挂在担子上,当地的官员一看是皇上的诏书就免税。后来剃头匠们图方便,就用诏书备刀子,慢慢就成备刀布了。

  据老人们讲,以前剃头是请师傅到家里来的。剃头师傅挑了担子过来,一头是木柜子,柜子是一把设计得科学合理的凳子,柜子有抽屉,装了推剪、剪刀、篦子、梳子、剃刀、刷子、扑粉、香皂等。凳子旁边挂一条刮刀布,剃刀钝了,随时在那条布上蹭一蹭,刀口就锋利了。另一头则挑了一个特制的脸盆架,上搁铜脸盆,脸盆里放了一条叠得整整齐齐的毛巾。脸盆下则为土炉子、木炭、火钳、扇子。后来,由剃头挑子演绎出一句老话:“剃头挑子一头热”,常用来形容一厢情愿的人。

  据了解,早年间的剃头匠要有十八般技艺,梳、剃、刮、捏、拿、捶、按、掏、剪等。段师傅自豪地说,以前静宁的老剃头匠更有一套本事。由于偏僻落后大夫少,剃头匠们走村串巷,也就学会了接骨、还卯的手艺, 一个传一个,都是半路手艺,但也能替老百姓救急解困。

  在段星魁师傅的理发店,我遇到78岁的戴先生。戴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静宁人,如今跟随儿女在海南生活,对于传统的剃头匠手艺他是情有独钟,或许是怀旧,也或许是一种情结,他每年清明节回家祭祖时,必定会到段师傅这里来理一次发。戴先生说:“我在海南住着呢,回来以后总要在小段这里理个发,舒服舒服,享受一下。不管是在外地,还是海南,想起小段这个传统的理发程序,刮脸、洗头、掏耳朵等,这个老式手艺跟新式的不一样,理完发,脸一刮,人就轻松、轻巧了好多。”

  可是,这些正在“老去”的剃头匠无论手艺如何精湛,终究无法和前卫时髦的美发厅相抗衡。时过境迁,年轻人都喜欢新式发型,理发店的生意逐渐冷清,客人也变成了一些老人和小孩。

  王会议师傅说,自己也曾想带徒弟,但他的手艺都是老一套的,学起来花费时间长,要学好,出师的话就得三年。现在年轻人都想要速成呢,三个月就要出师,像他的这手艺学出来还不挣钱。他也想把手艺传给儿子,可儿子跟上学了三个月,嫌这太麻烦,儿子不爱也就不学了。说这些话时,王师傅的神情透着忧伤。

  时间在流逝,那些我们仍旧记忆犹新的老手艺,已经在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它们或挣扎在传承与消失的边缘,或早已被丢入历史的角落。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曾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许多人而言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它能让更多人记得,曾经,它存在着。透过它们,我们能够寻觅到祖辈们生活的印迹。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