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近一周典型案例 提醒贷款找正规机构

 2020/04/26/ 10:47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郭秀睿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申请贷款,还没等到放款却被先骗走36000余元……4月25日,甘肃省公安厅发布近一周典型案例,警醒广大市民,贷款一定要找正规金融机构,凡是放款前收取公证费、解冻费、激活费的,均是诈骗。

  案例一:网络贷款诈骗案例

  4月20日,兰州市居民F女士手机上收到一条贷款信息,她点击了信息中的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后看到可以贷款88000元,便根据提示下载了“微业贷”APP,注册并申请贷款。在等待放款期间,客服以收取公证费、解冻费、激活费等为由,让F女士给指定账户转账36000余元。转账后F女士仍未收到贷款,怀疑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请广大群众切实提高警惕,凡是主动联系提供贷款服务的都可能是诈骗,凡是在贷款发放前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费、做流水账的一定是诈骗,若需贷款,请到银行或正规信贷机构办理,切勿贪图方便在网上自行查找贷款平台。

  案例二: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

  4月22日,平凉市居民G女士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陇南市公安局民警,称G女士名下有一张工商银行卡涉嫌洗钱,需要G女士配合,随后对方将电话转接给“上海市嘉定公安分局刑警队刘警官”,“刘警官”声称要冻结G女士银行账户资金,要求G女士通过手机银行向指定账户转账64000元。后对方又以查询G女士银行账户内资金来源为由,让G女士提供了短信验证码。随后,G女士发现银行卡内的10万余元被转走,G女士怀疑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公安机关不会在电话和网络上办案,不同办案单位之间也不会转接电话,更不会要求工作对象向指定账户转账。

  案例三:刷单类诈骗案例

  4月23日,张掖市在读大学生小C因为疫情在家无事可干,便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沐沐日语”寻找兼职工作,后通过公众号添加QQ“小五审核”,对方称可做刷单任务,每单30-50元,一单一结,并索要了小C的支付宝芝麻信用分和花呗额度截图,后通过诱骗套取其花呗中9000余元。小C要求退款时,对方又介绍另一名客服和小C联系,该客服让小C下载了“任务助手”APP,通过扫码再次骗取了小C微信绑定银行卡中的3600余元。小C感觉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刷单花样繁多,请切实提高警惕,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时刻谨记网络刷单都是诈骗。

  案例四:冒充军警采购诈骗案例

  4月23日,武威市某工程公司D先生通过亲戚得知武威市武警支队需要重新装修食堂,D先生便联系武警支队的“刘处长”,并约定次日见面详谈。次日见面前“刘处长”联系D先生,称其单位要迎接上级检查,需要更换单位门口的电动门,但是本地没有合适的型号,需要D先生帮忙采购,并给了D先生厂商的联系电话。D先生联系后,厂商要求先行支付货款96000元,“刘处长”以正在开会无法让财务转账为由,让D先生先行垫付。D先生垫付货款后,“刘处长”又要增加一门,依然让D先生垫付,D先生怀疑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部队、武警单位进行施工、采购之前都要经过技术论证、招投标等环节,绝不会随便联系个人,更不会让个人垫付货款。

  案例五:冒充好友订购机票诈骗案例

  4月24日,兰州市某单位工作人员W女士接到好友的微博消息称其准备回国,现在机场候机,由于其手机流量限制,无法使用微信、QQ和支付宝,需要W女士帮其支付机票尾款。W女士同意并添加了对方通过微博发送的QQ号,并通过扫描该QQ号发送的收款二维码转账8950元。后对方称经济舱没票了升舱须补缴9780元升舱费,W女士转账后产生怀疑,便使用微信和该好友联系,好友告知其仍在国外,无回国打算。w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凡是好友通过社交工具要求缴纳票款的,转账前请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订购(退改签)机票诈骗都是骗子事先掌握了受害人详细个人信息后实施的精准诈骗,平时生活中请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