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2024甘肃生态环保行】生活垃圾无处安放?看平凉如何“变废为宝”!

 2024/06/04/ 18:13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张晓燕

【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

生活垃圾无处安放?看平凉如何“变废为宝”!

  每日甘肃网6月4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晓燕)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很好地收集和处理,不仅影响环境,长此以往还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统筹部署,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全域闭环处理工作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平凉海创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平凉市在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和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过程中的重要力量。该公司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为平凉市全域垃圾闭环管理作出了显著贡献。那么,这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如何运作的?今天下午,参加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的记者们走进崆峒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探究竟。

相关人员介绍平凉市全域垃圾闭环处理情况

  走进一楼展厅,这里向参观者充分展示了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的企业理念、垃圾发电项目、环保技术等内容,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三楼中央控制室墙上的监控终端大型LED显示屏可以看到,正在焚烧垃圾的锅炉内烈火熊熊,从垃圾仓、投料口到出渣口的实时状况在这里一览无遗。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系统,从垃圾入库到投料燃烧,再通过发电机产生电力,整个过程都呈现在大屏幕上,工作人员在中央控制室内通过监控查看垃圾运输和焚烧情况,随时监测炉内温度和压力,以便对垃圾焚烧进行实时操控。”平凉海创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处负责人杨文超说。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记者在现场看到,垃圾车将垃圾运抵后,通过厂外垃圾专用通道进入,经地磅系统称重,运至卸料平台,倒入垃圾仓内贮存。同时,垃圾仓上方的抓斗起重机不停地翻料、倒料,使垃圾进行充分发酵。杨文超说,仓内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会流入底部的滤液收集系统,输送至厂内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垃圾仓内的臭气通过垃圾仓上部设置的抽风管道,由一次风机进行抽取,送入焚烧炉内进行燃烧,使垃圾仓形成负压,防止臭气外泄,而发酵的垃圾会被垃圾抓斗抓至给料斗,经由给料机连续均匀地送入焚烧炉内。焚烧炉内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与锅炉受热面进行热交换后产生高压高温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汽轮机进行冲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力,然后通过升压站进入电网系统。 

半自动垃圾抓斗起重机

  通过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的流程,记者朋友们又有了新的疑惑,那就是垃圾发电会不会有污染?

  平凉海创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徐芳平向记者介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保证平稳运行的同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会对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和废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产生的炉渣用来做建筑材料,进行综合利用。整个排放接入国家相关检测系统,时时监控。同时,环保部门也加强监管,定期开展环保检查。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平凉市崆峒区及周边泾川县、华亭市等东部片区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原本污染环境的垃圾完成了“变废为宝”的完美蝶变,为崆峒区及周边县市的污染减排、节能降耗、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路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