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智库建言】精准施策固强补弱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6/11/ 08:0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丁国安

  金融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实现金融扶贫与脱贫攻坚高效协同、无缝对接,为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农户提供更多可持续的金融帮助,关键是要把金融扶贫转化为普惠金融行为,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持续推进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专业金融机构。强化信用联社、村镇银行、农商银行、担保机构、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网点、人员贴近农村、了解贫困户的优势和作用。加快信用联社股份制改造,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与科学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助“三农”扶“小微”能力。

  扩大大中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领域。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完善农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事业部”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紧跟政策要求,锁定扶贫对象,拓展小额贷款、创业贷款、劳务输出专贷等专属业务。延伸服务触角,尽快解决贫困农户分散服务不到位以及偏远地域物理网点不足等问题,促使邮储资金回流农村。

  培育新型农村金融主体。鼓励、扶持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半径,以规范管理推进村镇银行为主体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向定位鲜明,机制灵活,直接服务贫困户的方向发展。稳妥推进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有序开展互联网金融,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服务平台。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创新服务方式。积极主动对接涉农主体,一对一、户对户的了解收集金融需求,利用大数据筛查、线上申报方式确定额度,开通绿色通道,安排投放专属信贷,引导、帮助贫困农户培植产业。优化续贷展期服务,解除涉农主体的后顾之忧,提供不缺位、不断档的金融服务。密切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以专属信贷、担保增信、保险兜底等金融服务加快推进涉农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拓展贫困户就业增收平台。

  完善服务机制。拓展银政、银企、银担、银保合作广度和深度,完善“信用+担保+保险+风险补偿”联动机制,将金融服务有机嵌入扶贫产业链,实现金融与贫困户和合共生。强化多层次扶贫保险保障,降低返贫致贫风险。简化授信审批流程,提高扶贫担保贷款放款效率,推进精细化、差异化服务,利用移动展业工具,下沉贫困户入门服务,实行业务集中收集,释放扶贫担保贷款申贷农户体验效应,增强贫困户致富信心和力量。

  创新信贷服务模式。推动和发展“公司+农户+信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信贷”“龙头企业+农户+信贷”信贷服务模式,以批量开发、提前授信等方式优化信贷投向。逐步开展线上金融服务,线上线下联动、服务优势互补,增强扶贫产业的“输血”“造血”功能。

  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加强信用信息管理。建立贫困户基础信用信息和金融扶贫信用信息数据库,将普惠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全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发展面向涉农主体的征信服务机构,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做细、做实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

  有效降低征信成本。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搭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快不同渠道、不同层级信用信息的对接、共享、整合和应用。推进市场监管、税务、商务、质监、司法、民政等部门和金融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扩充信用信息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

  强化征信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惠金融知识宣传和信用警示教育,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增强珍惜个人征信意识,严惩恶意贷款、恶意拖欠等违法、诚信缺失行为,营造有利于金融扶贫效能充分发挥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