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环县张家湾村 “党建+”模式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2022/01/25/ 08:27 来源:陇东报 记者 乔洁

环县张家湾村“党建+”模式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陇东报记者 乔洁

  隆冬时节,陇东大地迎来一场降雪,寒气愈发逼人。环县虎洞镇张家湾村村民周希全家中的炉火烧得正旺,老两口围坐在一起,和远在四川上班的小女儿视频通话,嘘寒问暖,其乐融融。

  今年68岁的周希全以前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一条胳膊,妻子多年患病,不能干活,家里没有劳动力,生活拮据。而现在,这个曾经贫困的家庭已和张家湾村大多数农户一样,过上了生活富足的日子,家里盖起了新房,两个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已走上工作岗位。

  “要不是村上对我们家的照顾,哪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要不是政府帮助,我哪有能力供两个女儿上完大学。现在我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分红,经济来源也有了保障。”周希全说。

  周希全家的改变,归功于张家湾村的“党建+”模式。自2012年开始,张家湾村党支部探索“党支部+产业、党支部+合作社”的“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和“党员+群众、致富能人+贫困户”的帮扶模式。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4个、乡村振兴工厂1个,培养党员和能人示范户38户,吸纳带动156户农户发展湖羊产业,全村羊存栏量达到11466只,羊产业年收入750万元,养殖户人均增收10500元,形成了“多样化利益联结、团队化服务保障、闭环化绿色循环”的“三化”草羊产业新模式,解决了集体穷、群众散、产业弱等现实问题。

  张家湾村有22户养殖户加入了乡村振兴工厂的湖羊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合作社代养的方式养殖湖羊。代养主要面向家中人口较少、无喂养能力、外出务工不方便喂养和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而缺乏劳动力的农户,他们将自家的湖羊全部放到养殖小区由合作社代养,统一防疫、统一草料、统一标准、统一饲养,农户每年享受固定分红1000元。

  今年70多岁的张昌杰由于儿子几年前遭遇车祸截肢,孙子外出务工,家里缺乏劳动力,在村上的鼓励下,他将自家的20只湖羊放在养殖小区由合作社代养,每年享受固定分红。

  “合作社代养不仅解决了我的养殖困难,分红还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这对我们这样的兜底户来说真是好政策。”张昌杰说。

  2021年,张家湾村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来抓,以“三化”草羊产业新模式,推动草羊产业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建立“三个一批”养殖模式,农户通过现金购买、投羊还羔和差价兑换三种方式,湖羊存栏量达到了8313只,比2020年翻了两番。“‘三个一批’就是农户自养发展一批,养殖大户辐射带动一批,养殖小区兜底保障一批。对于有能力扩大湖羊养殖规模的群众,采取‘就近就亲’原则辐射带动发展,被带动农户每年固定分红1000元;对于没有技术和养殖能力的建档立卡户,建成湖羊标准化养殖小区1处,统一饲喂,进行分红。”张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陈建军告诉记者。

  截至去年底,张家湾村的集体发展资金已经达到510万元。为了将村集体经济最大限度用之于民,村党支部每年拿出当年集体经济收入的30%服务群众。近两年来,植树造林8002亩、聘用公益性岗位62人次、为困难群众发放冬季取暖煤19.5吨、为特困家庭代缴“两险”27户、奖励大学生26人、开展村级环境卫生整治23次、维修水毁道路39公里等,实现了集体经济红利全民共享。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