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外卖小哥”的一天

 2022/11/03/ 18:07 来源:新甘肃 记者 石丹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深秋时节,兰州的清晨。

  早上7点,“外卖小哥”廖亚洲准时起床,洗漱、吃早餐,换上工作服、戴上口罩,给电动车、送餐箱等做好消毒,上线打卡接单,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骑着电动车在街道穿行时,廖亚洲的心里突然多了一份使命感。“我坚持在岗,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安心居家。”廖亚洲说。

微信图片_20221103124547.jpg

廖亚洲对送餐箱进行消杀。

  7点50分,廖亚洲接到了一天中的第一单——药品配送。测体温、扫码、登记……完成所有流程后,商家给包装消毒,放在门口桌子上,骑手无接触取货,开始配送。

  “您好,您的药到了,请到小区门口取一下。”8点30分,廖亚洲拨通了顾客的电话。“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都是将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他说。

  8点40分,送完第一单后廖亚洲要做的仍然是给餐箱、车子、头盔消毒,开始准备配送第二笔订单。

  “我们平时也要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并及时在平台上传结果,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顾客负责,只有个人安全做到位,才能确保配送商品安全到居民手上。”廖亚洲说。

  接单、取餐、量体温、消毒、装箱、配送……廖亚洲不断重复着,一直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工作节奏非常紧凑。“疫情期间,能在岗的骑手本来就少,我们几个人承担着城关区九州这一片区的配送任务,一天大概要送50多趟,骑行120多公里。”

微信图片_20221103124532.jpg

送餐中的廖亚洲。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摄

  居家的日子里,通过网络平台点外卖或买东西成为人们的首选。廖亚洲和他的同行们也成了这座城市的“摆渡人”,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千家万户带去便利,为保证大家生活物资充足贡献力量。

  尽管很辛苦,但让廖亚洲感到暖心的是,大部分顾客都会关切地询问他的食宿问题。“每完成一次送餐任务,听到暖心的‘谢谢’和‘注意安全’等叮嘱,便不觉得辛苦了。把物资配送到小区,不仅是我们的工作,也是特殊时期自己为社会所做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36.4℃。”红外测温枪在廖亚洲额头前“滴滴”响后,显示出数字。

  下午2点,简单吃过午饭后,廖亚洲接到一天中的第18单。目的地不远,但因为配送量较大,需要跑两趟才能送完。还是重复相同的步骤,在小区门口,廖亚洲给对方打了个电话,接着按照门卫的要求,把商品放在了一个写着“外卖放置点”的桌上。

  一单接一单,就这样不断重复。

微信图片_20221103124539.jpg

廖亚洲在送餐。

  晚7点半,深秋的兰州夜幕降临,廖亚洲依旧穿行在路上,拨通一个又一个顾客的电话,“请您小区门口取餐” “祝您用餐愉快”。

  疫情之下,一个个城市“摆渡人”奔跑的身影,架起了生活物资保障的“连心桥”,让这个职业和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变得更为可敬,也让平时看来普通的一餐一饭、一件快递变得令人感动。

  晚上9点,兰州的夜万家灯火。廖亚洲关掉了手机上接收订单的软件,从一个小瓶里挤出消毒水搓手,又拿起另一个瓶子,往黄色工装上喷酒精。当然,还有电动车和配送箱。

  “这会儿单量少了,我也能休息了,明天继续。”说完,廖亚洲骑上那辆熟悉的摩托车,向前驶去,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文中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