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总编辑会客厅·省两会访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良好消费环境

 2023/01/19/ 08:03 来源:甘肃日报

  1月17日,省人大代表、金昌市委书记王钧,省政协委员、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雪楠两位嘉宾走进本报两会“总编辑会客厅”,与甘肃日报社副总编辑周尚业就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话题展开对话。

  周尚业:王代表您好!请您介绍一下金昌市现代产业发展现状,金昌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王钧代表:金昌缘矿设企、因企设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镍铜钴等战略性资源富集,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硫化铜镍矿床,铂、钯、锇、铱、钌、铑等稀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首,资源富集是金昌的产业优势之一;风光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2955小时,可开发风光电规模约1500万千瓦,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新能源优势日益凸显;工业体系较为完备,总部位于金昌的省属国有企业金川集团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第339位,是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和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镍产量全球第三,钴产量全球第四,铂族金属产量全国第一,铜产量全国第四;配套较为完善,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设备先进、牌照齐全的紫金云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的西部首家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设有金昌海关,建有河西地区重要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是疆煤东运和蒙煤南运重要的中转场、集散地,“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通道穿境而过,在产业发展方面拥有良好的基础,具备一定的优势。

  周尚业:下一步,金昌市在持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王钧代表:金昌市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围绕国家和省里所需、金昌所能、民心所盼、未来所向,立足于市企融合一体发展这一最大优势,围绕“一个主题”,抓住“一个关键”,走好“两条路子”,建强“四大支撑”,持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金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一个主题”就是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金昌是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优势是资源,但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我们立足金昌资源禀赋,牢牢抓住强工业、兴产业“一个关键”,走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条路子”,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聚焦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围绕镍、铜、钴、稀贵金属和钛五个细分产业链,进一步加大产业升级换代力度,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巩固发展优势、提升产业能级;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推动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全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2个千亿,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的“2+4”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供应基地,使金昌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风光无限”,让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齐头并进。

  建强“四大支撑”。一是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没有一个个好项目,没有一个个大项目,没有一串串能组成产业链的项目落地,我们提出的产业发展目标就没法落地,我们必须抓紧项目建设。二是园区建设,园区建设是载体,我们将以金昌国家级经开区为龙头,进一步完善“一区多园”发展模式,优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强化上下游产业成龙配套,放大聚集衍生效应,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三是招商引资,坚持以招商引资论英雄,按照省里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要求,顶格部署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形成“市级干部领衔招商、县区负责同志主抓招商、市直部门争先招商、专业队伍驻点招商、全社会参与招商”的大招商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图谱,围绕打造“2+4”现代化产业集群精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企业,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确保今年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按照省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接诉即办”治理模式,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实行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白名单”制度和“六必访”制度,做好“全天候”“全周期”“全链条”服务,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更为浓厚的氛围,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

  周尚业:李委员您好!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安全,化解消费纠纷,提振消费信心。请您简要介绍我省在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雪楠委员: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释放消费潜力为我省经济发展赋能。当前,提振消费最主要在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群众有钱了,才会有更多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全力扶持市场主体发展。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扶持市场主体发展、解决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2年,省市场监管局会同省里12个部门建立省级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共同支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五转”工程,助力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印发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的23条措施,全力以赴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渡难关、稳发展。同时,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力推进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等服务举措,全面推行“一网通办”“送照到家”等“甘快办”便企服务措施,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有力激发和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22年底,我省市场主体已达217万户,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8万户。

  稳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目前,全省建成放心消费单位8000余家,打造放心消费街区12个,消费环境持续改善。聚焦平台经济发展,不断强化电商主体责任,开展“百家电商平台点亮”行动,我省40余家电商平台中的近7000户经营者全部“亮照、亮证、亮规则”,共同营造公平、诚信、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

  积极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开展涉企违规收费“纾困减负”专项行动,检查收费主体4200余家,为市场主体减负5800余万元。疫情期间,及时曝光130余起哄抬价格等违规违法案件,迅速稳定了市场价格。开展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召回缺陷消费品56批次。持续加大对食品、药品和涉及民生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打击力度,共查办各类违法案件近7500件,有力净化了消费环境。

  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监管执法,努力营造“五个放心”消费环境,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周尚业: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李雪楠委员:保护好消费者权益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也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积极参与推动《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修订工作,新修订的《条例》突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共治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格局,明确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法规层面进一步夯实保障基础。

  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扎实推进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为消费者无理由退货1600余万元。搭建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云上调解室”,1200余家经营主体进驻调解室,通过线上快速通道解决消费纠纷8200余件。积极推动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双号并行”高效融通,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共受理咨询投诉举报48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400余万元。集中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向全省消费者发送消费维权公益短信,发布消费维权典型事例,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针对“3·15”晚会曝光问题,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响应,深入排查整治,共检查经营主体3.6万户。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我来帮你防陷阱”、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开展消费维权“五进”等活动,加强消费教育和引导,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

  下一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提振消费信心”2023消费维权年主题,科学研判形势,创新消费维权体制机制,持续提升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蔡文正 整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