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来好日子 “迁”进幸福里
——武威扎实推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搬进新居的邓发斌、周雪玲夫妇,对未来幸福生活充满了希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乾 通讯员 甘曜毓
春日的祁连山北麓,绿意萌发,草木吐翠,处处透着生机与希望。
走进天祝县祁连镇祁连村下河安置点,蓝天白云下,水泥路像白丝带蜿蜒环绕,灰瓦白墙的农家小院清新别致;房前庭院旁,绿叶红蕊相映成趣;山间沟渠里,清泉水汩汩流动;田园山林间,人们在辛勤劳作……
过去,祁连村村民邓发斌一家居住在山上的土坯房中,周边基础设施落后,地质灾害频发。2022年9月,邓发斌和许多村民一起,搬进了下河安置点的二层小楼。“安置点房子宽敞亮堂,用上了自来水、空气能采暖热泵,出门就是宽阔的柏油路,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很方便,和城里人没啥两样。”聊起搬迁后的生活,邓发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关键是140平方米的大房子,只花了6万多元就入住了,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
科学规划走在前
武威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中部是平川绿洲、北部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地貌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两屏三带”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
近年来,武威市聚焦南部祁连高深山区自然灾害频发,北部沿沙边缘生存条件恶劣的问题,采取市委统筹、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县乡联动的方法,全力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尽最大努力让人民群众通过避险搬迁优其屋、舒其心、乐其业。
“我们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貌特点和资源禀赋,将新建的安置点乡村规划实行提级管理,深化送规划下乡等活动,凸显色彩风貌规划设计,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武威市自然资源局空间规划科科长李仙芝说,同时还强化用地保障,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用地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留足建设用地。
——南部沿山片区靠路靠景区,避开祁连山生态保护区,向乡镇和中心村集中,布设安置点10 个,凸显区域特色、民族文化,探索群众参与、自选订购模式,多元推进住宅楼、独院居、民俗屋建设,既保障“住房安全”,又留住“乡愁愿景”。
——中部川区靠镇靠园区,避开永久基本农田,发挥人口集聚效应,挖掘国有未利用和城镇闲置建设用地用于安置点建设,探索“集中连片、农户联建、户型预定”建设模式,多户型、多套型,着力打造新型社区,实行农业人口城镇化管理,提供低成本多样化服务,让农户“舒心入住”“创业有地”。
——北部沿沙片区靠村靠基地,避开风沙口和生态极脆弱区,以中心村安置为主,依托万亩蜜瓜基地、肉羊养殖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针对不同群体,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相结合,人畜分离、前厅后院,推进沿沙、沿边、沿湿地农户集中有序向内收缩,着力实现人口聚集、产业扩规、生态减压目标。
搬迁,不仅是空间环境的迁移,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故土难离,对村民而言,搬迁并非易事。”天祝县祁连镇镇长毛渊雄说,当时镇干部全部下沉村组,宣讲政策,疏导群众情绪,向群众算好“生态账、经济账、民生账、长远账”,逐渐打开了群众心结。
从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体系入手,武威市对整乡搬迁的乡镇,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及时纳入管理,建立基层党组织6个。推行“支部引领、联防联治、志愿服务”的善治模式,建成凉州区崖湾村、天祝县下河村等党群服务中心6 个,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特别是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暖心呵护“一老一小”,在民勤县北沟村、东大村等安置点一次性配建爱心食堂、照料中心,有效解决了1692 名特殊群众的后顾之忧。
“群众的满意度是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武威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白杰明介绍,武威市还出台加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房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指导意见,发动群众参与建设监督,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让搬迁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天祝县祁连镇祁连村下河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
本文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摄
政策扶持稳民心
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是民之所盼也是发展所需。武威市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675亿元,推进安置点“五化、五通、五配套”建设,特别是北方清洁能源、空气能热源泵等项目落户搬迁农户,让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及时出台牛羊养殖、日光温室、文化旅游等产业扶持发展奖补政策,采取财政注入风险补偿金、适当贴息补贴等方式,推出多元化金融产品和补贴措施,全市发放产业发展贷款 0.8亿元,户均6.4 万元。
迁出来,原有的教育、医保、社保等政策会不会受到影响?武威市将政策延续与调整互补相结合,组织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对实施搬迁的群众集中分析研判,按照搬迁去向精准对接,确保实施搬迁的适龄学生就近入园入校、医保对象特别是大病患者医保服务平稳衔接、享受养老政策的搬迁对象实行随搬转移有序跟进。
搬迁后,迁出区的土地怎么办? 武威市按照“ 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一方面鼓励村民将耕地向大户和企业集中,推动迁出区耕地有序流转、托管、租赁、入股,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专业化管理,建成藜麦、食用菌、人参果、高原夏菜等产业园7 个,蜜瓜、肉羊、白牦牛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8 个。另一方面实施迁出区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促进“潜在资源”向“优势资本”转化。2022 年,累计实施搬迁拆除后复垦耕地922亩。
在完成项目验收的新建安置点,武威市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同步为搬迁农户颁发农房一体不动产权证书,深化“三变”改革,撬动集体资产潜力。畅通农户产权抵押融资渠道,让有贷款需求的农户通过“ 资产”多元化“变现”,助力产业发展。
天祝县祁连镇境内美丽的自然风光。
壮大产业促发展
宽敞的新房、完善的配套设施、新的工作机遇……如今,搬迁后的“新家”,已成为搬迁群众的心安之所。
这份“心安”,还源于武威市“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确保搬迁群众有事做、有业就,有稳定的收入保障、持续的增收渠道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近日,记者在凉州区张义镇刘庄村收缩安置养殖产业园看到,4座新建的标准化牛舍里养殖着近千头牛。
“现在咱们村的搬迁群众不仅住上了新房,还有了致富增收的新产业。”刘国鹏说,张义镇在刘庄村收缩安置点配套了千头牛场项目,有养殖能力的人可以进场养殖。同时,也可以由大户来承包经营,农户分红,让村民得实惠,“给老百姓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基地,大家伙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协作帮扶等下大力气培育产业,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最大程度富民增收,是武威市持续写好搬迁“后半篇”文章的妙笔。
武威市通过产业就业稳一批、公益岗位吸一批、技能培训带一批、自主创业扶一批、外出务工转一批、社会保障兜一批的“六个一批”就业措施,鼓励城镇社区、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拓展卫生保洁、林草管护等公益性岗位,确保搬迁群众户均有一个增收产业、有一人就近就业。
“下河安置点有清澈的南岔河,有雪山草原,有美丽舒心的新房子,更有家门口致富的产业,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祁连村村民邓发斌说。
搬出新生活、搬出新风貌、搬出新生态、搬出新发展。今年,武威市结合开展“ 三抓三促”行动,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9 亿元作为“政策包”,着眼建立健全产业培育、就业培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五个体系”,计划在4 个县区实施搬迁8169 户27961 人。目前36 个整镇、整村、整组安置点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当中,纳入搬迁范围的群众积极性高涨。
随着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的有序实施,一大批既安全又安居、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新型农村社区相继建成,一幅幅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正在武威大地上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4月12日甘肃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助17万余群众安居乐业
- 2023年01月13日【回眸2022】住“暖心房” 圆“安居梦”——全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为民实事圆满完成
- 2023年01月09日金昌:178户避险搬迁群众喜迁新居
- 2022年11月10日第七批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住进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