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团结陇原各族儿女 绘就民族繁荣画卷——甘肃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3/05/06/ 08:1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马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团结陇原各族儿女 绘就民族繁荣画卷

——甘肃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日前,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在北京开馆。甘肃作为全国第一批进馆省份,倾心打造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体验空间同步亮相,通过数字化展示和文化演出,生动还原最具甘肃特色、最能体现河西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历史场景,充分展现甘肃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工作意义重大。

  近年来,甘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系统谋划,积极探索创新,狠抓任务落实,全省民族工作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把牢方向,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各级党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

  充分发挥党委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各级党委书记“挂帅出征”,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谋划推进民族工作;

  落实民族工作定期督查、重大问题请示报告、重大任务跟踪检查和下级党委向上级党委年度报告民族宗教工作制度;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督导,省民委对重点工作开展多轮专项调研式检查,通过上门督促、书面提醒等方式,逐项跟踪、推动落实;

  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省一级干部教育培训中开设专题培训班,在新任厅级领导、市县委书记和统战部长等培训班开设专题课程;

  ……

  甘肃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各级党委对民族工作“国之大者”的认识不断深化,各级干部、各相关部门对民族工作依法依规管理的能力素质明显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不断增强,新时代民族工作形成新格局。

  凝心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走进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一个个精心打造的场景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解说,观众对居住在天祝县的藏、汉、土、回、蒙古等28个民族的基本情况、民族文化等有了深入了解,从中感受到天祝县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崭新面貌。

  近年来,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充分依托馆藏文物、社教活动等资源,推出“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展览,展示全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甘肃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省社科规划项目、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重点研究专项,到狠抓《甘肃民族工作》信息采编质效;从深入实施“石榴籽”教育工程,到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从开展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主题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第一期体验项目,到组织开展“陇原民族情”送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活动……一系列“组合拳”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大家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也愈加强烈。

  共谋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3月2日,兰州市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电商直播培训班圆满结束。培训班通过强化民族政策宣传,教授学员掌握网络平台相关法律知识、短视频平台运营策划、直播带货、短视频拍摄等理论和技巧,并通过线下实操培训,让学员熟悉网络营销全过程。

  其间,部分学员加入直播带货行列并获得收益,有学员通过本地美食探店盈利。电商直播培训这一新形式为兰州市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赋予了新动能、注入了新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甘肃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指导民族地区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四强”行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并谋划开展甘南州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临夏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河西走廊各民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制定相关实施方案稳步推进。

  同时,坚持和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省级财政对民族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高于其他地区平均水平,将21个民族县全部纳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落实高海拔民族自治州扶持政策等20余项特殊支持政策。不断加大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和省级衔接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胭脂湖景区内,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主题铁艺牌、标语栏、宣传碑等,它们与景区内的百年牡丹园、民族团结牡丹树、同心桥、百姓大舞台一起,成为植根于康乐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的民族团结形象符号和文化品牌。

  “县上将这里打造为民族团结示范景区,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许多党的民族政策和有关知识,认识到了‘五个认同’‘四个与共’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在景区游玩的群众梁维光说。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甘肃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精神文明建设、平安甘肃建设、双拥模范创建等深度融合,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和“七+N进”活动,推动创建工作向社区、家庭、岗位延伸,试点建设河西走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并在全省20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拓展了“民族团结+交流融合”的途径。

  截至目前,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共命名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09个,全省71个地方和单位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深根植于陇原各族儿女心灵深处。

  理论研究方面,开展《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甘肃卷》《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甘肃卷》编纂等工作;实践操作方面,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酒泉市敦煌市、临夏州临夏市开展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工作,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同时,随着“同播石榴籽·共筑中国梦”——甘肃与清华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全面启动,将重点打造100个“陇原红石榴”品牌示范点,有力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