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扬帆再起航
——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故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退役即就业、就业即稳岗,是许多军人退役后最大的心愿。
为满足退役军人的这一心愿,全省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借力引援,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帮助102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梦想;省市联合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暨“创业达人”选拔大赛,为有志退役军人提供创业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协调税务、人社、金融等部门,为退役军人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减免各类税费,减轻他们的税务负担……
2022年以来,我省把促进退役军人就业作为稳就业、保就业一项重点工作,紧紧围绕退役军人就业需求,以培训提升能力为基础,通过招聘活动、精准推荐、平台吸纳、定向输送、创业带动五项举措,打好“组合拳”,帮助更多退役军人端稳“就业饭碗”。
拓宽渠道 助力退役军人稳定就业
见到王星然是一个周五的早晨,按照约定的采访时间,她提前安排好了自己的工作、学习和出行计划。“当兵的经历让我凡事都会提前安排。”
今年24岁的王星然从山东大学毕业后,于2020年9月入伍,在新疆某部队担任通信兵,后又被借调至兰州担任文艺兵,去年9月正式退役。
“从部队退役后我参加了地方适应性培训,以尽快适应地方工作。”王星然告诉记者,退役后,她到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报到,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便与她紧密联系,告诉她可以参加哪些培训、招聘会;还经常在退役军人微信群里分享各种针对退役军人举办的培训班和招聘会,确保退役军人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前不久,在兰州市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的招聘会上,王星然应聘到了甘肃同创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校长助理一职,负责日常事务安排、各类培训活动。
和王星然一样,2019年秋季入伍、2021年9月退役的渭源小伙张万鹏,也是通过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的专场招聘会信息,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张万鹏告诉记者,退役后,他本想面试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航空公司,但因各种原因搁置。去年5月,张万鹏回到家乡着手准备找工作。
“我看到渭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就报名参加了中核第五建设公司的招聘,经过报名、面试和合作机构的推荐,应聘到了中核第五建设公司甘肃项目部。”张万鹏说,目前在位于酒泉市金塔县的项目部工作近一年,已经适应了现在的工作。
“公司的福利和待遇都很好,也认识了很多战友,大家都相处得很好。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些,但在野战部队当兵的经历让我能够完全适应这份工作。”张万鹏说。
参加地方适应性培训、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许许多多和张万鹏一样的退役军人,通过参加各种专场招聘会、精准推荐就业等方式,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去年以来,我们在招聘助力、精准推荐、定向输送、平台吸纳几个方面下功夫,广泛借力引援,帮助一万多名退役军人实现了稳定就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业创业处处长陈降明介绍说。
陈降明告诉记者,为确保招聘工作不断档,去年,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不断线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线上举办百名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直播带岗·服务老兵”活动,用3个多月时间组织1800多家企事业单位走进直播间进行招聘,促使22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线下举办招聘活动163场次,让2300余名退役军人找到了工作。
“着眼于退役军人需要,我们坚持‘走出去就业’的理念,先后动员了千余名退役军人赴新疆等原服役地相关单位、东部省份海运等单位,以及中建等大型央企所属各省份一线岗位工作。”陈降明说,此外,全省各地还通过“直招退役军人企业目录库平台”、各级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等,精准推荐了部分退役军人就业。
创业带动 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全省各地,有许多退役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办自己的企业,在更好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招聘退役军人员工,为其他退役军人就业提供了帮助,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甘肃嘉恩服务集团负责人王都成,就是一位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退役军人。
王都成出生于静宁县四河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毕业后,怀揣着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义无反顾地踏入了军营。
“1993年到1996年的四年时间,我都在北京服役,完成了多次重要的警卫任务。”王都成告诉记者,正是这四年的刻苦训练,磨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让他在之后的创业生涯中能够勇往直前。
退役后,王都成四处奔波,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我先在北京打拼了五年,后来又在四川一家大型企业做管理工作,之后就开始自主创业,2016年,决定回到家乡发展。”回到静宁后,王都成先后成立了甘肃嘉恩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又开办了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培训、养老服务、生态农业的多家公司。
“目前我们有员工45人,其中16名是退役军人,都是近几年从部队退役下来,由静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推荐介绍来的。”王都成告诉记者,这些退役军人经过培训后,都被安排到适合的岗位。
现在,王都成的公司被确立为当地的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为更多退役军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我自己就是退役军人,为其他退役军人提供帮助,是一种情怀,希望他们都能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贡献退役军人力量。”王都成坚定地说。
甘肃文商旅集团的负责人吴斌也是一名退役军人,2001年入伍的他,2014年底从部队退役后,开始自主创业。
“刚开始尝试了很多行业,之后注册了现在的公司,主做大宗贸易,涉及能源化工、金属产品以及农副产品这三类,旗下还有几个公司分别做不同的业务。”吴斌告诉记者,集团现有员工58名,其中退役军人51名。“他们都在新疆、青海和省内的各个行业一线工作。”
2019年,吴斌又和其他两名退役军人发起创办了甘肃亮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幼儿国防军体课”+中小学校园国防教育课程为载体,将军事体育及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教育中。
“目前,我们已经将课程带入兰州市50余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园中,覆盖学生近8000人。同时,该课程已拓展到全国45个地区,间接带动了900余人就业。”目前,吴斌的公司正在创建省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我们将在突出主业、多业并举的基础上,持续助力老兵创业,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解难纾困。”吴斌说。
与此同时,我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全面发力,助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
陈降明介绍说,去年以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深入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协调税务、人社、金融等部门(单位),为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的退役军人减免各类税费410多万元,发放创业贷款8000余万元,为全省5家军创企业协调省级“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补贴56万元,帮助一批退役军人初创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助力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走出了困境。
省市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暨“创业达人”选拔大赛,在228家参赛军创企业(团队)中评选6人为省级“创业达人”,推荐2人登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有效激发了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创业创新的热情。
“我们还择优认定了14家省级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全省已有45家省级孵化基地为百余个小微军创企业提供帮助支持。”陈降明说,此外,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建157人的省级创业相关指导专家团队,为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提供了“一对一”专属指导。
强化培训 提升退役军人就业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培训退役军人掌握一技之长,不仅可以开阔退役军人视野,拓宽退役军人思路,更能为他们更好地创业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降明说,为积极探索退役军人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和解决就业问题新途径,甘肃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坚持将就业培训放在首位,依托全省371家承训机构,筹集资金2100多万元,先后组织5233余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600余人参加从部队到地方的适应性培训。
“像王星然、张万鹏这样的退役军人,从部队退役以后,都参加了从部队到地方的适应性培训。”陈降明说。
今年3月底,兰州市退役军人局举办了首期退役军人新媒体运营师培训班,培养大专以上学历、45岁以下的退役军人熟悉电商和新媒体运营,之后,又组织25名优秀学员,到省内知名新媒体运营企业进行实地研学,提升自媒体创业能力。
“通过培训和研学,我对开办新媒体小店流程、直播间操作和后台运营都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帮助很大”。参加培训的退役军人学员李大帅说。
“去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专业化培训模式,发挥甘肃退役军人培训学院优势,为989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提供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利用退役军人可到中小学任教的机遇,加快‘兵教师’培养进度,在全省范围遴选12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为他们开展了专门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陈降明说。
此外,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会同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先后出台了甘肃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管理指南、关于促进退役军人到开发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等9类政策性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就业扶持、创业保障、职教培训各个环节,明确了优惠举措,全方位多举措助力退役军人提高就业能力。
与此同时,为鼓励大学生士兵退役后继续深造,我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积极引导4000多名退役军人接受全日制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享受高职单考单招、高考加分、研究生计划单列、学费资助补贴等多项专属优惠;帮助404名退役士兵落实“免试专升本”政策直接入读本科院校,确保他们就业创业竞争力有效增强。
“通过强化岗位技能培训、积极推行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扶持,提升了退役军人的创业就业能力,帮助许多人实现了退役即就业、就业即稳岗的心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要负责人说。
一项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推动了全省退役军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形成了模式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模式,让广大退役军人的“就业饭碗”端得更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4月26日【纪事】守护黄河安澜 刘家峡水电站纪事
- 2022年10月14日甘肃日报重磅报道:元古堆纪事——一个村庄的十年成长
- 2021年08月09日【纪事3】记者手记:乡村振兴,留住乡音乡愁
- 2021年08月09日【纪事2】发挥古村魅力 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