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2023/07/14/ 09:3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吴晓军

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吴晓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新篇章,就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山清水秀的美丽甘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迁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甘肃地貌复杂多样,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历史上的甘肃曾经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一直以来,甘肃人民为了守护家园,保护生态,作出巨大努力。民勤县宋和村薛百乡原村支部书记石述柱率领群众数十年治沙不辍;被誉为当代愚公的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治沙;“三北”防护林建设在陇原大地筑起一道绿色长城;为了遏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庄浪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将全县坡耕地改造成为水平梯田;兰州市为了绿化南北两山,从五六十年代背水上山到今天微灌喷灌搞绿化,实现了昔日的荒山秃岭而今绿植成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持续在重点区域保护、重点任务落实、重点问题整治上下功夫,奋力建设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的美丽甘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治生态问题,以更大力度开展国土绿化。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任务全面完成,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实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陇原大地还出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域旅游无垃圾和“五无甘南”建设,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美丽甘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迈上新征程,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只要是有利于厚植绿色底蕴的事情就要克服一切困难推进,只要是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就要不讲条件坚决纠正,切实扛起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使命,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甘肃贡献。重点要抓好“一山一廊一河一江”的保护治理,抓好祁连山的冰川保护和水源涵养,加快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做好防风治沙,维护好河西走廊的绿洲生态;抓好黄河上游流域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工作,突出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治理两大重点;以嘉陵江水系为纽带,抓好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各流域的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继续探索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甘肃实践途径。立足甘肃省情,用足用好风能、光热、荒漠戈壁等独特资源优势,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让茫茫戈壁源源不断迸发生机与活力。充分利用我省风光水电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河西特大型新能源基地。积极落实“双碳”目标,挖掘我省碳汇资源,积极开拓碳汇交易市场,特别是努力发展林草碳汇。积极开展生态补偿,让甘肃宝贵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成为群众手中的财富。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