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英文、谈历史、聊文化,三次“出镜”,以博学、谦逊、风趣的形象“圈粉”无数。在“文旅局长卷起来”的背景下,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效祖在互联网上“走红”。
今年4月,“甘肃文旅厅厅长全英文推介甘肃”的视频走红网络,何效祖因全英文讲解备受赞誉。同月,他登上央视《对话》栏目,向全国观众发出甘肃旅行邀请。7月,面对“东方甄选”的镜头介绍河西走廊的人文历史,令网友盛赞“俯首躬行的态度和敞开怀抱欢迎四海宾朋的友善!”
这个被俞敏洪打趣“其貌不扬”的文旅厅厅长,凭何征服网友?“走红”之后,感受如何?近日,潮新闻记者飞赴甘肃兰州,见到了结束一天工作后的何效祖。
“我不是‘网红’,也不想成为‘网红’。对于网友们的喜欢,我非常感谢。”何效祖回应“走红”称,把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和美食“种草”给全国网友,为甘肃文旅“引流”,才是初衷。
潮新闻记者对话甘肃省文旅厅厅长何效祖
意外“出圈”之后 文旅厅厅长想尽量“隐身”
7月,俞敏洪带领“东方甄选”在甘肃直播,走遍了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等地,创造了8.6亿次播放量、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让甘肃“火”了一把。
“这次直播前,甘肃省博物馆的日均游客量约1.2万人次,直播之后,每天3万人次,把省博物馆门槛都要‘踏破’了。”何效祖告诉潮新闻记者,这是他乐于看到的效果。
一同“火”的,还有何效祖。直播中,团队请他出镜做些介绍,宣传甘肃的事他愿意干,于是几次出镜,与俞敏洪、董宇辉谈文化、讲历史,没想到凭借深厚的知识文化积淀,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与好评。
“酒泉酒美泉香,雪山雪白山苍,多少名王名将,几番回想,白头醉卧沙场。”在敦煌阳关景区,何效祖面对镜头引用于右任所作《越调·天净沙·酒泉道中》介绍河西走廊的人文历史,俞敏洪仔细倾听,董宇辉一直“嗯”“对”地点头附和。一位网友称,“何厅把董宇辉变成了副播!”
直播之后,何效祖成为了网友们“脸熟”的“网红厅长”。他回忆起前几天,“我出去吃个牛肉面,都有人议论,这不是厅长吗?”
何效祖与潮新闻记者带网友云游黄河食渡文化夜市
前几日,何效祖与潮新闻记者带网友们云逛兰州的黄河食渡文化夜市时,不少市民围观。一位市民跟拍全程,还颇有几分自豪地问人群里的潮新闻记者,“这是我们文旅厅何厅长,你也认识吗?”
事实上,这并不是何效祖第一次出镜推介甘肃。今年上半年,何效祖曾两次登上央媒。在央视《对话》栏目,他喊话全国网友“五一”到甘肃游玩;另一次,在新华网的专访中,他化身“推荐官”,用全英文推荐甘肃文旅,采访播出后,已经有不少网友被他的英文“圈粉”。
“走红并不是我的初衷。”面对纷至沓来的关注,何效祖说,甘肃文旅红,但少有人知道何效祖,才是他设想的理想状态。
“我的本职工作非常忙碌,最缺的就是时间。我要把自己的精力用于谋划项目,推动发展。”何效祖表示,如何既宣传甘肃文旅,又不宣传自己,是他期待达成的平衡。
有网友呼吁何厅长到社交媒体开个账号,他表示,也许等到退休以后可以考虑。何效祖说,到那时,相较讲厚重的历史,自己更想讲讲故事,比如,讲霍去病在甘肃怎么打仗,怎么喝酒;讲“酒泉”是怎么来的;讲那些知名的边塞诗人有哪些性格特点,人们熟悉的边塞诗词是诗人在什么状态下写出来的。
风光入目皆故事 一名“老文旅人”的自我修养
“往后面看,这里就能看到白塔山。兰州地处盆地,北面是白塔山,南面是皋兰山。可以说,黄河从两座山的中间劈开山势奔流东去。”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何效祖带记者登上黄河游船。在船上,他向潮新闻记者娓娓道来兰州的人文风貌。
夜幕下的兰州市区,黄河穿城而过
兰州是中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夏天时,黄河的水是黄色的,因为它的上游经过黄土高原携带了很多泥沙;到了冬天,水则会比较清澈。
看到远处的山脉能脱口而出得名由来,看到黄河水想到的是四季更迭,在“老文旅人”何效祖的眼中,看到的一切景色关于人文和历史。
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何效祖本科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硕士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拥有人文地理专业博士学位。自1991年以来,他 32年的工作经历中,直接与“文旅”有关的时间超过四分之三。
因此,当许多网友称赞何效祖博学多才,他则说这是因为自己“从事旅游工作一辈子,几乎学的是旅游专业,现在干的是文化旅游工作”才对这片土地更为了解。
“特别热爱文化,热爱旅游!”这是何效祖在直播中自我介绍时说的一句话。或许这句话也道出了他此番“走红”背后的深层原因。
在成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之前,何效祖曾在酒泉工作过六年,担任过酒泉市常务副市长、市政协主席等职务,即便这是他和“文旅”隔着距离的一段工作经历,那时的他也写下过字字珠玑、4千余字的《酒泉散赋》。
因为热爱,何效祖还曾将文字化为铅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参与的第一本专著,《甘肃旅游文化》,出版于1994年。此外,他出过的著作,还有《兰州》《敦煌·嘉峪关》《走进甘南:寻梦香巴拉》等。从封面设计风格来看,这些书籍显然已有年头,也已不在市面上流通,但许多内容至今影响着他的思考。例如,他曾出过一本名为《甘肃导游》的书籍,至今他仍然认为,要讲好甘肃文化故事,导游的培养很重要。
“甘肃的导游,一定要很了解历史文化知识。我们在培养各级讲解员导游人员的时候,首先讲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培养他们给游客讲解时,如何将这段故事讲得通俗易懂,让客人听明白,感兴趣,学知识。”何效祖告诉潮新闻记者,甘肃当初培养第一批优秀的导游就是“手把手教学”,再一代一代往下传承,才有了现在“甘肃导游懂文化”的氛围。
“甘浙两头甜” 他向“浙江朋友圈”推荐两条旅游线路
2023年,何效祖代表甘肃文旅交了很多“朋友”。浙江、上海、福州、厦门等地都留下了推介活动的印迹,他告诉潮新闻记者,此举是“希望沿海地区的游客有机会可以多到大西北来看一看。”
从甘肃到浙江,有着160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谈及两地的关系,何效祖称,“甘浙两头甜”。
“旅游就是要寻找差异。浙江青山秀水,而甘肃雄浑、粗犷、壮观,就风光来说有很强的互补性。”选择“朋友圈”的时机,何效祖有自己的逻辑,“例如,这个季节,杭州很热,甘肃很凉爽;杭州很潮湿,甘肃很干燥;杭州市青山绿水,甘肃有大漠戈壁。尤其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即将举办,其中还包括十一假期,我欢迎杭州及浙江市民朋友们,来大西北度假休闲。”
通过潮新闻的平台,何效祖想向网友推荐两条旅游线路:
第一条线路是自驾游环线。“从兰州出发,经过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到敦煌,这是一条常规的旅游线,就像此次‘东方甄选’团队的选择。”在这条线路上,何效祖更推荐游客租车前行,沿河西走廊一路玩到敦煌,时间充沛的话,再进入青海的海西州格尔木、德令哈、青海湖到西宁,再回兰州走个大环线。
第二条线路则是炎炎夏日的“避暑游”。“我特别推荐到甘肃南部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去,去感受当地的特色文化,去欣赏绝美风光。这个季节得穿着外套去,适合避暑。”
何效祖也表示,没有任何游客可以一次性把甘肃走完,无论是感受历史文化,还是欣赏不同的风光、品尝西北的特色美食,甘肃都值得走一走。
采访中,何效祖为游客“畅想”着一路的风光:从兰州出发开着车,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雄浑、粗犷、壮美。再往前走,可以到张掖绿洲,那里的林木非常高大,湿地非常漂亮。从绿洲出去,又能看到壮美的七彩丹霞和祁连山冰川雪山,还能一路到敦煌,看看鸣沙山、月牙泉、敦煌石窟,那真是绝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7月19日万学科:甘肃正加快建设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旅强省
- 2023年07月13日行走在避暑胜地、天然氧吧——大墩峡
- 2023年07月12日沙坡头(甘肃)运营中心授牌仪式在兰举行
- 2023年05月19日崆峒山景区:全面落实“三抓三促”行动要求 多措并举擦亮崆峒山5A级景区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