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聚焦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种植优质中药材 从育好一颗种子开启

 2023/08/01/ 08:26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李萍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盛夏七月,正是万物争先生长的季节。走进定西市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千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放眼望去,层层梯田里的黄芪苗、党参苗正绿意盎然、茁壮成长。

  李伟军正在黄芪苗地里除草。

  基地种植户李伟军正在黄芪苗地里除草,只见他弯着腰,弓着背,细致地将地里一根根杂草清除干净,为黄芪苗生长腾出空间。他说,“现在正是苗子生长的关键期,我们得抓紧进行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为明年采挖药苗打好基础。”

  李伟军育苗已经有十几年,近两年,他感受到育苗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以前育苗的种子都是自种自采,会出现野生和家种混种、减产等问题,现在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统一提供的种子会经过筛选、包衣,这样病虫害会减少,出苗率会变高。”

  双泉镇胡家门村千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药苗长势正旺。

  同时,基地不断创新完善中药材绿色标准化育苗技术,按照每亩补助农户有机肥2袋、复合肥1袋、3%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农膜10公斤、种子补助200元的标准,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实现了基地化肥、农药的“双减”,并建立了集机械深松、种子选择、科学施肥、地膜穴播、绿色防控、田间管理为一体的中药材绿色标准化育苗技术体系,推动中药材育苗产业延链高效发展。

  “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不但种苗的质量在提升,我们农户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李伟军说。

  种出一株好苗子,从一颗好种子开始。

  近年来,陇西县狠抓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对标准化种植基地及核心育苗区补贴500至1500元,鼓励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和“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构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和药源基地体系,引导药农应用绿色生态种植、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实现化肥、农药“双减”,有效提升药材品质。

  2023年,全县建成500亩以上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39个4.2万亩,核心示范基地24个1.55万亩,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8万亩,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24万亩。

  工作人员将党参种子放进培养皿进行发芽率检测工作。

  李伟军口中的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正是促进全县中药材种植绿色标准化中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主要承担着全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的技术指导、追溯体系建设、中药材质量和种子的检验检测,以及中药材品牌培育推广等工作。近年来,研究院参照粮食作物的加工方法,从中药材的精选、遴选,到包衣、丸化,总结了一套成熟规范化的中药材加工技术,重点解决中药材种子在生产环节当中机械化播种、病虫害防治、精量化播种的问题。

  中药材标本。

  “想要好药材,我们要确保从源头上就要有优质种子。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院将经过研究、筛选、加工的种子包上了一层营养剂和生长调节剂。”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毛正云说,种子进行包衣后种出来的药材抗病性更高,同时便于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管理。

  此外,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还对全县5.38万亩种子种苗基地,通过道地中药材追溯平台对育苗过程中的施药施肥、田间管理进行监管指导,从而提升种子质量,不断扩大良种覆盖率,推进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