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杨红丽
“打卡”敦煌市博物馆,徜徉在历史长河中,感知古丝绸之路兴盛辉煌的历史华章;在莫高里工匠村,参观非遗坊,沉浸式体验雕塑、彩绘技艺,再读几个汉简里的小故事,写一页翰墨飘香的书法临摹。随着暑假来临,甘肃敦煌“研学游”,不仅“热”起来了,还让敦煌文化“活”起来了。
“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记者在敦煌市博物馆采访。
7月30日,“简牍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记者来到“汉简之乡”的敦煌市。记者在敦煌市博物馆、莫高里工匠村等地采访时看到,敦煌市依托丰富的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推出“汉简学堂”“民俗体验”等独具敦煌特色的研学产品,让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体验敦煌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研学游已成为敦煌旅游的亮点品牌。
在敦煌市博物馆,不少市民游客带孩子在这里畅享暑期艺术“大餐”。看,这里是青铜器时期的生产工具、精美的丝绸、早期的纸张、边关将士使用的军事用品……游客们被博物馆琳琅满目的馆藏和陈列文物所吸引,不时有游客向讲解员提问和交流。
孩子们在莫高里工匠村学习绘画技法。
以史为鉴,可以通古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博物馆的理解和认知不再是单一的“打卡地”。“博物馆承载着一个民族从兴起到发展的过程。文物、古迹,能够唤醒当代年轻人对历史的追溯,帮助现代的人知晓古代知识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憧憬。”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敦煌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春生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文物、文博、文化产生了兴趣,选择到博物馆来了解、感知历史文化,这是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日益旺盛的有力印证,也是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在敦煌市三危山下,与敦煌莫高窟相距十二公里的地方,就是莫高里工匠村,这里车水马龙 ,人潮涌动。暑假,来这里研学体验的游客、学生络绎不绝。这是一个集敦煌文化讲堂、杜永卫美术馆、壁画书法研习、美术设计、彩塑制作教学、篆刻艺术等于一体的研学基地。
学员在莫高里工匠村学习绘画技法。
几枝红柳,几尺麻绳,几块澄板泥,在匠人的手中来回穿梭变换着,一刀刀雕刻,一笔笔上色,敦煌彩塑的各种造型,慢慢浮现出来。王紫涵是来这里体验雕塑技艺的学生之一。只见她专心致志地做着泥塑造型,时而转动,时而揉捏,一件泥塑作品渐渐成形。“来这里两天了,参观了非遗坊、敦煌古代匠师纪念馆、百年敦煌老照片展,领略了敦煌古色古香的艺术之美,今天在美术馆聆听研学老师讲解生动丰富的敦煌壁画彩塑技艺课程,就想亲手体验制作敦煌彩塑。”王紫涵说。
学员在位于敦煌市的莫高里工匠村学习雕塑技艺。
“在这里,研学者可以沉浸式地体验彩塑、绘画、书法、读简等,在一看一听一学一试间,将文化研学与旅游市场接轨,领略敦煌文化的无限魅力,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和持续发展,让敦煌古老文化得到更有生命力的延续。”莫高里工匠村敦煌彩塑技艺传承人尤路平说。
体验汉牍书法技艺。
据介绍,莫高里工匠村主体建筑分四大板块,敦煌工匠纪念馆、工匠工坊和美术馆、文化堡及综合区,建成并开放参观的有杜永卫美术馆、鸣山雅集、展演大礼堂等功能区。承担了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创新;敦煌古代工匠及其技艺的研究、挖掘、纪念、展示;敦煌文化艺术的创作、实践、交流等职能和任务;并依托敦煌文化资源优势和工匠工作室,深入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技能展演、技能传承等促进技术进步的活动,培养了一批热爱敦煌艺术、传承非遗技艺的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的能工巧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7月30日《千手千眼》在敦煌上演
- 2023年07月28日炎炎夏日,在兰山之巅尽享文化盛宴——“兰山映月·夏之韵”文化旅游周开幕
- 2023年07月28日2023西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暨旅游商品交易会开幕
- 2023年07月22日盛装舞步 策马奔腾 兰州首部大型马文化实景演出《舞马丹霞》7月23日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