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理论】多管齐下推进乡村环境治理

 2023/09/19/ 08:4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谈存峰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多管齐下推进乡村环境治理

  谈存峰

  农村生态系统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系统结构与重要功能效益,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要进一步加强乡村环境治理工作,夯实村庄经济基础,强化村民参与意识,完善治理制度体系,筑牢基层组织保障,推进乡村环境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多措并举,不断夯实村庄环境治理的经济基础。要以乡村新型集体经济改革为抓手,整合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探索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成员,构筑产权关系清晰的集体经营基础。吸引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主体参与特色产业综合发展项目,推进特色产业链纵向、横向延伸融合,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产业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环境治理力度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集体经济中设置集体股,或以提取公益金(公积金)形式解决村集体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经费问题。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生态公益岗位开发管理工作有效衔接,结合地方实际,优化生态公益岗位设置,严格岗位聘用管理,强化岗位培训,提升聘用人员履职能力,完善监督检查与考勤考核制度,最大程度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能。多举措拓展生态保护治理资金筹集渠道,通过财政、税收、利息等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乡村社会组织和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活动中,解决财政资金不足、治理经费缺乏的问题。

  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村庄环境治理的制度体系。要针对地方实际,持续推进村庄公共治理制度建设。一是积极挖掘发扬互惠互助、诚信遵规、勤俭节约等传统良风良俗的同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吸引村民参与,织密村庄公共参与网络。二是探索治理积分制度,在村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中设置“治理积分”,使个体行为结果与集体收益分红挂起钩,逐步完善乡村公共治理制度体系。另外,严格落实村庄公共事务公开制度,利用农村宣传栏、公示牌和网络媒介,将村庄环境治理公共事务信息及时公开,使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得到保障,推进环境治理提质增效。

  以民为本,逐步筑牢村庄环境治理的组织基础。一是加强乡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依法依规确定村“两委”队伍人选,把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思想人品正,且真正热爱乡村工作的人才选拔出来,切实提高村庄集体组织动员力。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提高村务信息公开透明程度,保障村民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完善村庄公共事务治理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拓宽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渠道,提高村民参与有效性。结合村庄实际,设立村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参事会、监督委员会、纠纷调解委员会等自治委员会,建构村庄公共事务治理组织体系,拓展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等公共事务的平台,提升公共事务治理效能。三是提升村庄公共事务治理能力。加强村庄自治组织队伍培训工作,结合村庄建设和公共事务治理实际,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村级事务管理、环境保护、纠纷调解等培训,增强干部组织协调能力。

  久久为功,持续培养乡村居民环保参与意识。乡村居民是农村社会经济建设的主体,乡村生态建设离不开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协作。推进乡村生态建设,不能止步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唤醒乡村居民生态意识、加强公众生态行为建设是基础。要认识到公众生态行为建设的长期性特点,在乡村公众环保意识培养上锲而不舍。进一步加强流域乡村环保宣传力度,围绕污染危害、绿色生产、循环利用等内容,创新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将循环生产方式、绿色消费理念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灵活利用多样化传播渠道,将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后果直观传递给乡村居民,使其认识到循环生产、绿色消费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乡村居民精神风貌,强化他们在乡村生态建设中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逐步养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行为模式。

  作者为甘肃农业大学副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