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陇上非遗】兰州羊皮筏子记忆

 2023/09/20/ 09:2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冰迪

【陇上非遗】

兰州羊皮筏子记忆

  王冰迪

  “黄澄澄的河,

  一沙一沙就连不断。

  黄河水就围打着实心的汉。

  黄河边生来,

  羊皮筏筏上长,

  一辈子我就离不开这羊皮筏。”

  这首甘肃花儿,唱的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九曲黄河十八弯,千年筏子百年桥。对于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来说,羊皮筏子算得上兰州的一张旅游名片。它划过水面的波浪,保存历史的印迹,承载一代又一代人无法抹去的记忆。季节滚动,光阴漫长。羊皮筏子仍然在九曲黄河上唱着古老的歌谣,载着天南地北的游客,寻找母亲河遗落的诗篇,也寻找兰州城的久远过往。

  1

  提笔要写黄河上诗意纵横的那一叶叶羊皮筏子,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我在小县城一所中学读高中,养成了一个习惯,晚饭后没事时,老往大街边的旧书摊上跑。在那里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总是不愿离去。

  一个蝉鸣的夏日午后,也是在街边的旧书摊上,我读到了一篇中篇小说,题目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清凌凌的黄河水》。小说以黄河上游为背景,详细描述了黄河上的筏子客与尕奶奶苦恋的故事。其语言优美生动,抒情浓烈,弥漫着一股明媚的田野气息,俨然一幅黄河沿岸的风情画,也是一曲黄河人的悲歌和赞歌。就是那篇小说,让我第一次知道了黄河上有一种原始的交通运输工具,叫羊皮筏子。

  在那部小说里,羊皮筏子是一座桥梁,打通了两个人的爱情。这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也似乎是西部的象征,好像只有甘肃、青海和宁夏才有。它们常年漂荡在黄河上,犹如一首首沧桑的诗歌,闪烁着粗狂豪迈的气息。也由于那部小说,羊皮筏子像一道符号,留在了我生命的某个角落。

  2

  大概是在高三的时候,我在县图书馆里读到了一本由范长江先生所著的《中国的西北角》,被书中的内容以及先生的文笔所吸引。后来除了上课和学习时间,我就趴在课桌上读这本书,书中也有羊皮筏子的生动叙述,范先生从兰州去宁夏,一路乘坐的交通工具就是羊皮筏子。

  “四月二十四日离兰州,搭皮筏,遵黄河以赴宁夏。西北水上交通,皮筏较木船为普遍。皮筏有牛羊皮两种,其组成方法,系将牛羊皮袋经过相当油浸工作之后,紧束头尾四肢,内胀以空气,然后以数个、十数个或多至数十百个,编成平面长方形,上再施以木架,架上可以载货搭客。又如运载羊毛水烟等数量较多之货物,则大体皆用牛皮筏,因其载量较大,一筏可以载重数万斤。更有将羊毛装入皮袋中者,如此可以省却筏上堆毛的高度。”

  “筏上如张设帐幕,则立即可以布置成宽敞的水上行宫,空气与光线皆十足的美好,而且随河水的流动,终日有千变万化的风景,可以供旅行者的观赏。兼以兰州至宁夏中卫县一段,为黄河流域峡谷区,水急而险,较黄河之流于平沙地者,有特殊的奇象。”

  同时,范长江还写下了当时在羊皮筏子上过夜的情景,其笔法充满了感情色彩:“在羊毛皮筏上过夜,得了一个难忘的经验。本来厚厚的羊毛,积成软软的褥垫,应该有‘塞外沙发’的优点。不过羊毛白天受了强烈的日光,到夜里一齐发散出来,睡在上面的人,尽管你当空一面冷清清的,而底下一面则如蚂蚁上了热锅,片刻也难得安稳。必到中夜以后,羊毛所收热力发散殆尽,始有让你入梦的可能。”

  这是多年前的记忆了。如今黄河上虽然漂浮着羊皮筏子,但主要是一种旅游体验工具,再也不可能有人用羊皮筏子载人载物长途跋涉,更不会有人在寒夜里夜宿羊皮筏子之上,沐浴星光。

  3

  通过一部小说和一本书,我对羊皮筏子有了一定的认知。后来我来兰州上大学,也只是远远看过黄河上驶过的羊皮筏子,并没有乘坐过。

  第一次乘坐羊皮筏子,还是在工作以后。2006年的夏天,一个温暖的傍晚,一拨朋友下班后,到了羊皮筏子的小码头上,水手们争相揽客。最后我们选择了两位中年人驾驶的皮筏,既因为价格合理,也因为他们常年在黄河上漂浮,安全经验丰富。我们穿上救生衣后,次第登船,紧紧抓着简易的扶手,生怕落入水中。水手熟练地操作着,划拉了几分钟便到了河心。水手奋力划船,筏子摇摇晃晃,载着我们到了白马浪,水流开始变得急速,两名水手叮咛我们抓好坐稳。他们额头上滚动着汗珠,气喘吁吁,似乎非常吃力。

  大约半小时后,筏子已经行驶过了七里河黄河大桥,水手们看上去已经疲惫不堪,我们便要求返回。返回时,由于是顺水顺风,速度也快了许多,只听见耳边河风呼呼,水手几乎处于休息状态,只是偶尔校正一下方向。

  此时突然想到,在古老的岁月,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水手们需要怎样高超的技艺、怎样健硕的身体才能把范长江先生和一筏子货物送到宁夏。那一路上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危险,多少次与恶浪、险滩和暗礁的较量,才能平安抵达。

  4

  皮筏,《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很简单,就是用牛羊皮缝制而成的筏子,一种黄河上游地区的特殊交通工具。

  《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船(即皮筏)南下水。”《旧唐书·东女国传》:“以牛皮为船以渡。”《宋史·王延德传》:“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诗中说的就是指皮筏小船经过恶浪和路过险滩时的一幕。

  可见,筏子作为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历史确实很久远了。在兰州,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到30吨。

  羊皮筏子是如何制作的呢?兰州当地人有一段顺口溜,直接可以概括:“剥下一张羊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层油,曝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人们在屠宰羊时,剥下大个羊只的整张皮毛,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

  1919年,邓春兰,甘肃籍唯一的女大学生,也是北大第一批女大学生之一,就是乘坐羊皮筏子从兰州白马浪渡口顺流而下,辗转到了北京。她在旅行记中写道:“经盐场堡、十八家滩,而入桑园峡。水势峻险,波涛怒号,令人惊惧欲绝。入大峡,水势愈觉可悚。动心骇目,不可注视……”

  在战争期间,羊皮筏子在交通运输中曾发挥了极大作用。根据相关史料,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有一个紧急任务,要求半个月内把一批汽油从广元运送到相距1400多华里的重庆。当时的中国,除了木船之外并没有什么水运工具。但如果用木船来运送的话,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正在大家发愁的时候,听说兰州有种水运工具比木船还快。于是,一行人来到兰州,找到了从事筏子运输业务30多年的王信臣先生。最后,王信臣用2000个羊皮囊,拴成了5只巨型的羊皮筏,用了两周时间就把汽油运送到了重庆。当时民间就流传出了一首花儿:“水手们浪花里豁了命,羊皮筏子,赛军舰。”

  可见,在沧桑的历史深处,一艘艘羊皮筏子或牛皮筏子,在历史脚步向前迈进时,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非遗百科——羊皮筏子

  兰州羊皮筏子项目是甘肃省人民政府2006年首批公布的民俗类别省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羊皮筏子也作舟,一桨黄沙任我游。”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兰州黄河上特有的运输工具,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年间,羊皮筏子多用于运输,现在已成为兰州黄河上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羊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望,如一叶扁舟,人筏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紧贴水面的皮筏上坐着五六个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浪漫刺激,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珍贵遗产。

  羊皮筏子的起源

  羊皮筏子,是由动物皮制成的渡河用的皮筏子,后又称皮舟、皮船,现在特指在黄河上游流域,用纵横树枝条组成框架,在框架上串绑多个皮囊而制成的渡水工具。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地,黄河流域两岸牛羊遍野,畜牧业发达,正如南方先民发明独木舟、竹排、木筏、溜索、铁索桥一样,羊皮筏子亦是黄河上游两岸先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作出的水上交通工具。

  羊皮筏子作为古代沿袭至今的摆渡工具,缺少木材的当地人“缝革为囊”,充入空气,以作泅渡之用。

  羊皮筏子曾有很多别名,唐代以前,它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称作“皮囊”,俗名又称为“浑脱”,是人们用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缝合而制成的。

  羊皮筏子的用途区域

  羊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简易渡河的运载工具,作为原始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历史悠久,据史载可查,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少在320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用以渡河。

  羊皮筏子负重较轻,曾经以客运为主,兼营货运。现在的羊皮筏子则主要作为水上娱乐项目,筏子客由一人担任,筏子顺流而下,沿河风情尽收眼底。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羊皮筏子的民俗文化价值

  羊皮筏子世代沿袭,不仅承载几十代人的劳动、生活、交通运输的使命,也凝结了古老的黄河文化。

  羊皮筏子造型独特,具有观赏性,近年来已被制作成各种类型的雕塑、工艺品等,展示黄河文化风采,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羊皮筏子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年筏子百年桥,万里黄河第一漂”,“筏子客”们吼着西北的豪放,在滔滔的黄河水中“扬帆起航”,激流勇进,穿过黄河第一桥——中山桥,沿河顺流直下,两旁古老的水车咿呀作响,伴着高亢的花儿,筏子在风头浪尖上飞渡,岸上凉亭里,老人正在弹唱兰州鼓子,众人帮腔,韵味悠长的歌声飘扬在水岸上空……羊皮筏子再现她古老与沧桑的无限魅力。 (甘肃日报编辑综合整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