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万及敏
中秋、国庆期间,位于美丽的黄河之滨、读者出版集团院内的读者博物馆、读者插图艺术馆成了来兰州旅游的人们又一热门打卡地,每天有近千人来馆参观,打卡留念。
“圆了多年的一个梦”
“《读者》是我从小读到大的杂志,很开心能走进‘读者’,了解‘读者’故事。”大学生刘佳和舍友趁假期从西安来兰州旅游,来之前专门做了攻略,得知读者博物馆和读者插图艺术馆对外开放,专门来打卡。
来自北京的郭女士说:“《读者》伴随我整个少年时代,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次来到兰州、走进‘读者’,算是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
从1981年的创刊故事到熟悉亲切的绿色小蜜蜂logo,从一张张精细的花脸稿到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读者来信。郭女士看得十分仔细,她认为,读者博物馆布局合理,有设计感,从0到1讲述了《读者》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投影幕布等使整个参观过程更清晰立体,体验感很好。
让郭女士惊叹的是,有位读者抄写的《读者》卷首语,“整整一大本,一笔一画、工工整整,一定是真爱!”她说,“我以前也摘抄过《读者》的好词好句,看到这些,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从山西来兰探亲的张林芝和丈夫专程来到“读者”参观。夫妻俩一直是《读者》的忠实读者,至今还在购买、阅读《读者》,对《读者》有很深的感情。有一年,她大约半年没买到《读者》杂志,在尝试跟杂志社联系后,杂志社向她赠送了所缺的全部杂志。
“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一直想到‘读者’来看看,”她说,“这回得偿所愿,感觉非常激动”。
“解开了心中的一个谜”
《读者》月发行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千万册,我一直很好奇,诞生在西部兰州的《读者》为什么会成为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为什么会一纸风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这是来自四川的张岚心中的一个谜。她说,以前上学是借着看、传着看,后来工作了自己订,现在又给孩子订,“家里最多的就是《读者》杂志”,她觉得《读者》的文章始终传递的是正能量,给人温暖、发人深思。这次一家三口来到兰州,专程到“读者”来寻找答案。
通过参观,她发现了《读者》的坚持,坚持弘扬真、善、美,坚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40余年间,《读者》始终编选有温度的文字,滋养温暖了无数人;始终传播渗透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根和魂;始终秉持严谨细致的态度,把好质量关,在一词一字甚至每一个标点上较真较劲,披沙沥金。
“一次感受文化之美的旅程”
在“读者”总部大楼前留个影;在编辑部的旧书桌前静静坐一会;翻一翻《读者》杂志,追寻一段记忆;欣赏一幅幅精美的插画,挑选一两件心仪的文创产品,在笔记本和图书上盖几个纪念戳……
“这是一次真正的文化之旅、艺术之旅。”徐女士从重庆带女儿来甘肃,先去了嘉峪关、敦煌,之后又来到“读者”,她被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所打动。在读者插图艺术馆,欣赏着墙上精美的插图,徐女士感慨道,正是编辑老师的匠心,才做出来这么好的杂志,“这其中蕴含的是对文化传承的热爱与执著”。
精美插图是文章的眉眼手足,亦是文章的底色轮廓。《读者》杂志创刊40多年来,300多位艺术家参与创作插图,作品累计达2万余幅,形成了“文精图美”的艺术风格。
“独具特色的原创插画是《读者》的另一副面孔。”王女士目前在一家杂志社从事美术工作。她说,“读者”插图艺术馆里的很多作品她都很熟悉,“因为上学时临摹过。里面有很多大家、名家,功力非常了得。现在再看到这些作品,感觉很亲切。”
王女士说,《读者》杂志40年积累的插图,不仅见证了现代插图艺术的变革,也记录了人们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绝对值得细细品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10月09日“学习强国”国庆节主题灯光秀 点亮兰州夜空
- 2022年10月08日国庆黄金周 21.6万人组团“看”临洮
- 2022年09月30日国庆假期 甘肃将迎两轮降水
- 2022年09月29日国庆出行 这份攻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