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记录伟大时代
——致敬第24个中国记者节
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值此之际,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对2022年度涌现出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和优秀新闻作品予以表彰。
他们中有数十次赴敦煌采访,凭《把敦煌故事讲给世界听》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甘肃日报评论部记者张文博;有曾三次采访亚运,对新闻事业永葆热情的奔流新闻客户端记者卢伟山;有心怀梦想,脚踏黄土奋斗14年的甘肃日报农村部记者洪文泉;有和甘肃国际传播中心一同成长,怀揣向世界讲好甘肃故事理想的甘肃国际传播中心记者刘彦辰;有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部门骨干的甘肃日报时政部记者石丹丹;有脚步遍布陇原大地,用视频记录甘肃发展变迁的新甘肃客户端记者白羚媛……
他们是“甘肃日报”大家庭的缩影,他们的故事组成了一幅幅讲述甘肃故事的生动画卷。
今天,在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里,本报推出特别报道,聚焦这6位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见证他们的成长与初心。
张文博
深耕细作 笃行致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11月6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我采写的报道《把敦煌故事讲给世界听》获得报纸通讯类三等奖,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倍感激动、备受激励。
敦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近年来,我曾数十次赴敦煌采访报道,点滴记录了敦煌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面对熟悉的题材,如何创新求变、写出更有深度的报道,一直是我心底的期盼。2022年10月,我又到敦煌采访,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我决定从细节入手,深刻反映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研究、弘扬中取得的最新成果。最终写出的这篇通讯,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清晰准确的表述,生动讲述了敦煌研究院打造“典范”和“高地”的故事,同时也展现了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择一事 终一生”,为中华文明传承弘扬、增强文化自信不懈奋斗的感人事迹。
成绩并非偶然。回首十年来的新闻生涯,在多个岗位的工作锻炼,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积淀,也给予我很多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一是增强脚力,善于攻坚。“脚下有泥,心中有光”,当记者不能怕苦,要发扬“脚板精神”,深入基层第一线,多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创作出沾着泥土味儿的好作品。二是增强眼力,善于发现。增强眼力是发现好素材、好新闻的必要环节,要敏于观察,经常从细处着眼,在经得多、见得广的同时,努力练就观察分析问题的一双慧眼。三是增强脑力,善于创新。增强脑力,就是要多思善谋、综合研判,做到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要养成多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敏于发现内在的逻辑,既讲好故事,又给人以启迪。四是增强笔力,善作善成。笔力是一名记者的基本功,是脚力、眼力和脑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多写多练、求新求变,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字水平,才能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综合地呈现出来。五是加强学习,享受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一次的采访任务,都是研究学习的机会,要以旅行般的快乐心态,在采访中学习,在对话中思考,努力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并在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前进。
卢伟山
因为热爱 所以坚守
新甘肃·奔流新闻记者 卢伟山
杭州亚运会的圣火熄灭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回想起这次亚运之旅,我依旧感慨良多。
本届亚运会,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了由甘肃日报记者陈泳,新甘肃记者王昱均、白羚媛,奔流新闻记者卢伟山、韩龙生、赵梓伊、翟倩7人组成的报道小组,由我担任报道小组组长。
出发前,报社、报业集团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为我们加油打气,布置任务,并且为大家购置了统一的服装,这让我们不仅充满了信心,也感到了温暖。
这次亚运之行,除了我以外,其他记者都是第一次采访大型国际赛事。综合性国际赛事周期长,报道任务重,需要连续作战近20天,但是没有人喊苦喊累,几位新人表现尤为抢眼。
从9月21日抵达杭州,到10月9日亚运会闭幕,我们共生产短视频130多条,文字稿件接近100篇,新闻图片超过200幅。在关注全网热点的同时,我们重点报道了4名甘肃籍运动员赛场上的表现和20多位甘肃籍技术官员在幕后默默付出的故事,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这是我的第三次亚运之旅,作为前方报道小组组长,除了带领几位新人迅速熟悉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流程、相关规则,帮助他们了解热门项目和重点运动员之外,每天晚上无论多晚回到媒体村,我们都要开一个短会,规划第二天的采访行程和报道安排。
除了我们的前方报道小组,我还想说说这次亚运会上的一批老记者。先后采访过8次世界杯、被国际足联授予特殊贡献奖杯的中国日报摄影记者刘占崑,虽然已经退休,但仍出现在本届亚运会上;新华社兰红光、北京青年报崔峻、四川日报华小峰等前辈大咖,虽已年届退休,但依然扛着沉重的器材,奔波在各个赛场。他们奔忙的身影,就是对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记者的最好回答。
今年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恰好也是我从业24整年。
20多年过去了,我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对记者这个职业的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每次踏入赛场,我的心脏就和运动员一起律动,情绪和现场观众一起起伏。我想,这种感受是记者这个职业所独有的,也是值得我用一生去坚守和热爱的。
洪文泉
传递温暖 记录历史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14年前,当面试官问我为什么要选择当记者时,我毫不犹豫地说:“传递真实,记录历史。”
这是我一路走来的动力。
2012年7月,接到报社热线反映会宁县有几名高考学子拿到录取通知书却因为家庭困难无奈放弃学业,我即刻动身赶赴会宁,走访学生、家长和学校,完成自己的第一篇监督类稿件。稿件引起了当地关注,专门协调经费为受访的几名学生提供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直至他们大学毕业。
那一刻,我感觉到,记者是光明的守护者。
2021年2月,经过长期不懈的奋斗,甘肃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撕下了千百年来“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那一天,我在一篇消息稿的开头写道:“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回首间,我感觉到,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
然而,生活并不单单只有美好。做监督报道时的闭门羹、当农口记者时的两脚泥,做社会新闻时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这些才是记者工作的常态。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面对工作的困难、生活的琐碎,我常常问自己:坚持的意义是什么?
去年除夕夜里,我接到了2个陌生来电:一个是当年会宁报道中的贫困学生,如今已经在山东成家立业。她说十多年一直留着我采访时留下的电话,就是想有一天能够亲口说一声感谢;另外一个是陇西县首阳镇三十铺村村民,那个当年村里脱贫攻坚的“钉子户”,后来在党的好政策的扶持下种植中药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邀请我一定去家里看看。
那一刻,我好像找到了答案:我们用笔记录时代,用影像刻下历史,把每一个关于真实和希望的瞬间,带入到每一次报道、每一篇作品中,理应为自己亲手记录的时代变迁感到自豪。
前行的路上,常常面对各种困扰,但我们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因为我们心怀梦想,所以我们脚踏黄土歌颂奋斗。
我们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镜头都会是人间温暖的音符,都会是千万普通家庭追逐幸福的注脚。
刘彦辰
搭建桥梁 讲好故事
新甘肃·甘肃国际传播中心记者 刘彦辰
向世界讲好甘肃故事,为国际传播工作贡献地方媒体力量。2022年8月29日,由省委宣传部主管、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依托甘肃新媒体集团组建成立的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挂牌成立,而我正是在那时起,拿起笔和话筒、面对镜头,开始对外讲述甘肃故事。
还记得在国外上学期间,不止一次有当地人问我,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于是在今年3月,我走进兰炼一中采访拍摄视频《中国高中生的一天》,在视频中我和同学们一起跑操、上课……这条视频一经发布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总浏览量和互动数在3天内超过了40万,两周后超过60万,截至目前已经接近100万。而在这100万中,有近七成数据来自海外平台。也许距离从来不是阻碍,而是人心相通的桥梁。在我的了解中,外国友人是被甘肃青少年的朝气蓬勃、阳光向上所吸引,是被中国学生劳逸结合、丰富多彩的生活所吸引,是被中国学校的兼容并蓄、博学笃行所吸引。
今年8月,我的采访脚步迈出了国门,走进了白俄罗斯。在随采访团报道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和《明斯克-新闻》通讯社与白俄罗斯记者联盟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之余,我还深入中白工业园区、甘肃-白俄罗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等地采访,推出了《发现白俄之美》系列三部短片和《白俄之美》《创业之志》《牵手之旅》《域外之暖》四篇稿件。在白甘肃籍员工告诉我,他们的项目不仅拉动了当地就业,还带去了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为此,甘肃企业还得到了当地州政府的赞扬。这一次,我是从国外看向国内,不由为甘肃企业骄傲,为陇原儿女点赞。
向世界讲述甘肃故事、讲述中国故事,并收到这么多的反馈时,我想,作为一名国际传播记者,我找对了方向、找对了平台,更是找到了一方为之奋斗的沃土。
未来,我将继续用智慧之笔讴歌美好,用心灵之笔记录人生,用仁爱之笔传递美德,努力对外讲好甘肃故事、中国故事。
石丹丹
不忘初心 逐梦成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今年,是我成为记者的第三年。
还记得入职的第一个记者节,我在一篇微言里写道:“记者职业的荣光,来自于田间地头粘在脚下的泥土;平凡生活中记录的细微而温暖的声音。”这是我心中记者的样子。
2021年7月,我加入了甘肃日报社时政部这个“大家庭”。时政部承担着向广大读者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省委、省政府权威声音的任务。这个部门对新人记者来说,听起来很“高大上”,干起来却有些难以上手。好在这种迷茫和不知所措并没有持续太久,时政部这个团结温暖的集体和积极进取的同事,给了我很多力量,让一个新人记者能尽快适应节奏,按要求完成报道任务。
这三年,通过奔赴一个个新闻现场、采写一篇篇稿件,慢慢地,我对采访、写作有了自己的认识:采访是心灵的碰撞,好的文章基于深入采访;深度报道的写作须是深思之后的表达;采访永远不是从掏出采访本开始的,眼睛是最好的“武器”……
而我,这个新人记者,也在慢慢成长。我像前辈们一样,在采访中被感动、被激励、被启迪,也渐渐有了《见报如面!请查收新年的第一份报纸》《元古堆纪事——一个村庄的十年成长》《“爱的世界里没有残缺”——张掖市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发展纪实》等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也常常思考,要当怎样的记者?要做怎样的新闻?我想,我们应该做到——
保持好奇。在路上,才能了解时代;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希望我们能一直保持好奇,有足够的新鲜感去探索、去发现。
保持真诚。在新闻现场扮演一个发现、了解、传递的角色,对文字怀有敬畏之心。
保持客观。越是信息爆炸,越需要去伪存真;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一锤定音;越是观点交织,越需要专业引领。
在新闻面前我永远是初学者,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将更加珍惜“我看见”和“我在场”的机会,去探寻平凡世界的感动、书写普通人物的点滴、讲述甘肃发展的故事。
白羚媛
默默耕耘 快乐追光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白羚媛
记者节到了。白银路123号的大道旁,树木经历了夏天的繁茂、秋天的绚丽,开始悄无声息地灵动和飘逸起来。坐看树木枯荣的123号的新闻人,依然进进出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阳光下拼搏,在风雨中前行,始终奔波在追寻新闻理想的路上。
比如我的同事李静,“黑瘦”的身体里,永远揣着一颗坚毅、发光的心,常年扎根基层报道的他,见证了许多人回到陇原大山深处的勇气。还有记者王昱钧,在杭州亚运会上,连着五次采访甘肃籍运动员孟磊,他想让全世界看到这名来自甘肃的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拼尽全力,想要为国争光的那份勇毅。
还有她们,用实力证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夏河县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她们毫不犹豫地奔赴现场,泥水漫过膝盖,她们毅然前行,用行动和报道践行了我们媒体人的初心使命。她们见证过我国航天的“高光时刻”,火箭发射的那一刻,也诠释了我们新闻人所追逐的浩瀚星河,不苟于山川之间。
当然还有我,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我在凌晨去追寻过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带着全国网友感受甘南的别样风光;在“高光”的六月,我们在深圳文博会上,让更多的人爱上了甘肃;也在金秋的九月,驱车1100公里重走丝绸之路,相约如梦敦煌。还有自己主创的“甘小白”工作室,一路耕耘,一路收获,正在努力让世界了解甘肃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
如果说记者是奔赴在采访的路上,那么“聚光灯”后也有一群人永不停步,他们奔赴在编辑校对的“路上”,在设计排版的“路上”,在还可以“更好一点”的路上。让稿件变得更加鲜活丰满的他们,在台下,在幕后,也找到了挥洒激情的方向。
所以,记者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文字、摄影、主持、美工、编辑,对“记者”这个身份的归属感,让来自不同专业方向的我们汇聚到了一起,携手在这个世界探索、表达和记录。
节日快乐,致敬我们的“高光时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1月08日“甘肃小记者”焕新出发!首批社会实践示范学校挂牌
- 2023年10月24日记者探访兰州养狗人群发现仍有不牵绳等行为 专家:人的问题
- 2023年10月18日《兰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房票安置实施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 2023年10月16日【记者帮】兰州城关区:老旧小区供水难 三方协商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