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大力发展甘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黄新明 黄晓梅
健康甘肃建设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内容。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对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从过去单一医疗救治模式转变为“防—治—养”一体化,形成以预防为主的防治模式。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和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诊疗方法,与当今大健康倡导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高度契合。我省正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支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
甘肃是全国传统中医药大省和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现有中药资源数千种,人工种植22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其中18个道地中药材品种获得原产地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当归、党参、黄芪、大黄、板蓝根、半夏等大宗中药材年产量占该品种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近年来,借助国家多重政策利好的叠加优势,我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中医药大健康发展的规划、方案和举措,旨在构建完善的健康农业、健康工业和健康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大健康体系,让健康产业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仓储、商贸、物流等产业结构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例如,以定西市陇西县为中心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是甘肃中部和南部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物资集散地,也是我国西北中药材储运中心。此外,全省还初步形成了以特色中药材资源为依托,以优势独家中成药、道地中药饮片、特色中药提取物为主导的系列中药产品。从2018年起,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成为甘肃和全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截至2022年底,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已达到703亿元,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130万吨,年交易量150万吨,交易额260亿元。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集群成功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的路径。
同时,积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扶持中医药发展。全省各级中医院建成了门类齐全、分布合理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重点中医药专科体系,85%的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立了中医管理科,所有县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中医科(股),已建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近1600个,实现了所有乡镇、社区全覆盖。而且,我省在全国率先将中医药治未病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探索出了用最简单的办法、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群众健康的中医医改之路。在中医药的参与下,全省平均门诊费、住院费连续多年保持全国低位水平,中医药医疗资源配置和疗效也走在全国前列。
当然,目前甘肃中医药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药农和种植地多属小规模、分散经营;产业集群的聚集力和效率不足;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科技含量低,特色不突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度不高;中医药大健康相关人才供给不足等。大力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重点、聚焦关键。
要大力宣传,转变观念。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是以人为本的系统工程,让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治未病”的理念,还需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和教育。建议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常识课程,在高龄人群中开展健康理念讲座,持续推动大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好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科学规划,协同发展。明确各地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引导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优势资源集聚区域优先选择项目承接,使各区域错位发展,打造优质、高效的大健康特色产业群组。在定西市,可利用当地中医药资源极其丰富的优势,在高、精、深方面下功夫,从现有以中医药初级切片加工为主逐步向饮片炮制、有效成分提取、中成药制造、保健品开发全产业链拓展延伸,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在陇南市,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和地理优势,探索发展中医药旅游养生产业,打造中医药养生旅游生态景区,中医药养生药膳馆、养生保健馆和中医药博物馆等,进一步开发旅游和生态养生新项目新业态。此外,发挥陇东地区岐黄、皇甫谧研究的优势,推陈出新,打造中医药品牌,力争使其享誉全省、走向全国。
要提质增效,加强监管。严格规范中药材种植生长、加工制造过程的管理,重点监督种植生长过程中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加工生产过程中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等行为。充分发挥省卫生、药监等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在监督管理、组织协调、行业指导、标准制定、检测评价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维护行业信誉,保障产业发展。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督管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中药材,维护中药材商品流通秩序,建立长效可控的追责制度。建立行业规范指标体系、革新数据统计调查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完善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监管体系。
要扩大既有优势,培育新业态。充分发挥甘肃省中医药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集康复疗养、观光旅游、老年颐养、体育休闲于一体的中医药综合康养基地园区。在陇东南地区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依托黄河生态旅游度假优势的甘肃省医养中心,形成具有西北特点、甘肃特色的集康养、医养、文旅相结合的综合体,通过运用先进营销理念、技术和手段,聚合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中医药康养综合体系,使甘肃康养产业扩展化、品牌化、精品化,建成西北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建立健全“互联网+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打造陇西县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扩展信息网络服务,扩大网上销售规模,培育网络品牌。
要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结合我省中医药大健康发展现状,加大人才培养的内扶和外引力度,需重视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注重发掘培养,在“育起来”上加大谋划与建设力度,利用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资源,通过校企、院企合作交流,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实用型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增设中医药大健康相关专业;加大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培养,将院校教育和师承培养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培养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协调发展的格局。二要加大吸引人才力度,重视“引进来”,采用多种引进模式,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三要营造人才施展发挥和进步提升的环境、氛围和空间,在人才“留下来”上做文章,搭建科研学习平台,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人才工作大格局。
作者分别为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省社会科学院高级经济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1月07日【理论】加强同中东地区国家间的经贸合作
- 2023年11月07日【理论】抢抓“一带一路”最大机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
- 2023年10月31日【理论】打造开放高地 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2023年10月31日【理论】紧抓最大机遇 推动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