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只此青绿染山川——定西市深入推进“绿满陇中”行动

 2023/11/13/ 08:1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蹇勇德 洪文泉 杨唯伟

通渭县城南山生态公园。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陈佰万

  护绿 一草一木都是责任田

  没树的地方种树,有林的地方护林,种一棵,护一片,陇中大地上的绿色,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在定西,既重增绿覆绿,更重护绿固绿。

  秋雨过后,渭源县五竹镇鹿鸣村里空气清新,被村民唤作“黑鹰嘴”的一道梁,正是渭河和洮河的分水岭。

  “前些年,我们下大力气植树造林,剩下的天然林也被保护起来。”49岁的鹿鸣村村民李明望着眼前一人多高的小树林说,这一片都是近年补栽的人工林,二阴山区树长得很快。

  “对面那片颜色更深的大树,是我们保护起来的天然林。”身穿一身亮眼的橘红色防火服,李明轻盈地穿梭在林间没膝的草丛中。

  作为鹿鸣村4名生态护林员之一,李明投身绿色事业已两年有余。

  “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是我的责任田。”李明的管护面积520亩,当上护林员,步行巡山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工作。

  秋冬季节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段,为了安全就要加大巡山的频次。李明说,现在群众都深知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自己工作起来轻松很多。

  “生态恢复了,好处显而易见。”李明说,今年周边很多地方遇到旱情,但我们这里林子好,雨水广,庄稼长势都很好。

  随着当地生态越来越好,李明和同事巡山的时候,常常能够遇到很多野生动物,其中就有鹿。

  “鹿鸣村,真的可以听见鹿鸣了!”如今的鹿鸣村,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平坦的316国道穿过山间,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跃然眼前。

  随着林长制管理体系全面建立,定西市设立林长7432名,同步划定各级林长和护林员网格化责任区域6387个。 创新建立的“林长+”及林长制监督工作机制,网格化的管理模式,让管护责任落实到地,落实到人。

  1万多名护林员、草管员尽职尽责,真正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保护发展新格局。

  曾经,生态环境脆弱是导致定西市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定西市脱贫攻坚长远发展无法绕过,但又必须解决的难题。

  脱贫攻坚的路上,适逢对口帮扶的福州市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既有种树经验,也有种树技术。

  福州定西两地在山地连片、生态薄弱的安定区南山,共同探索一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扶贫”模式,立足于长期改善生态环境,以治理水土流失为切入点,在植树造林的同时进行产业扶贫。

  种下的树越来越多,林子越来越大,南山绿意渐浓。1.08万亩“福州林”带给定西的不只是小流域生态的改善,更是一场关于增绿护绿的智慧和技术帮扶。

  “挹闽江之水,润陇中嘉木;集闽都才智,助凤城展翼……”东西部协作生态扶贫种起万亩林的故事,已然镌刻在“福州林”里的碑石上。2019年,“福州林”项目被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评为“联合国全球减贫案例”之一。

  “种下的树,活下来才算数。”凤翔镇党委书记高强说,为了保护这些树苗不“口渴”,凤翔群众从挖大坑到坡面蓄水,甚至在雨水少的时候自发开着家里的三轮车上山浇水。

  “荒坡变青山,空气清新、鸟鸣声声,这些林子成了定西最美的地方。”一位同行的林草职工告诉记者,在定西,每一片帮扶单位种植的林子,都要立上一块石碑,为的是让后人永远记得这些绿色的“恩情”。

  绿色的情谊还在延续。青岛市对口帮扶定西市后,规划“十四五”投资1亿元,在安定区、通渭县建设“青岛生态林”2.4万亩,目前已经完成三期1.43万亩,全市已完成东西部协作生态林2万亩。

  秋日的傍晚,成片的云杉、侧柏映着晚霞,散步的市民、浇水的林业职工面带微笑寒暄问候,绿色的梦想,拉近了山与海的距离,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胡全良告诉记者,定西市改变以往“专项抓”的林草治理模式,转变为更科学的“全域抓”“全民抓”,以城乡面山绿化为重点,突出全民义务植树和农村“四旁”绿化。

  如今的定西,每个县区城区每年要建设1000亩以上面山提升改造示范点1个,每个乡镇每年要建设300亩以上面山绿化示范点1至2个。

  在持续的宣传引导下,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形成了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用绿 美好生活的生态底色

  “种树能当饭吃吗?”曾经,一些人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

  随着群众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林草治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在今天,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肯定的答案。

  “定西林草生态治理成效已经从‘生态型’逐步转向‘效益型’。”胡全良介绍,定西市在抓造林绿化的同时,持续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以经济林果、种苗花卉、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为代表的林业产业经济蓬勃发展。

  通渭县新景乡紧邻平凉市静宁县,一直都有种植苹果的传统,全村257户人,有223户是果农。

  以前,苹果散户散种,果园零零星星,既没有产量,也没有规模。

  近些年,新景乡作为县里的苹果种植试点,逐步改良果树品种和种植模式,更优质、更值钱的“惠民短枝”系列逐渐代替了经济效益差的老品种。

  站在新景乡前山郑梁上,两侧的坡地上果树成林,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沐浴着秋日的阳光,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这里主要以晚熟品种为主,9月底取袋,国庆节采摘上市。”王湾村村主任郑长吉说,全村苹果4650亩,进入盛果期的就有3800亩。

  为了发展苹果产业,这些年县里的林草技术人员和乡镇干部忙个不停。一面组织群众进行老果园优化提升改造,一面为群众培训种植技术,地头教、园里学,不仅组织群众去静宁现场观摩,还专门组织种植大户去安徽、重庆“取经”。

  郑长吉说,由于高海拔山地的苹果口感好,地头收购价也远超普通品种。去年全村苹果收入1900多万元,占全村收入的八成。

  如今,种苹果的、收苹果的、贩苹果的,王湾村几乎人人都在靠苹果“吃饭”。

  环境优、生态好、产业强、农民富,在经济林果三年倍增行动的推动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格局已现雏形,林果经济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襄南镇高家店村的花椒园里,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查看旱灾理赔事宜。

  “如今有了农业保险,旱涝灾情带给群众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少。”襄南镇副镇长孙鹏说,2018年,村里谋划发展经济林,大伙一商量,花椒是最适合这里的树种。

  有了目标,村干部带着群众学习种植技术,找优良品种,前前后后跑了十几趟,终于定下了早熟大红袍和晚熟秋椒两个品种。

  政府重视,干部认真,村民积极,1100亩花椒园顺利落户高家店村。请林业专家下地教学,村干部工作之余看书自学,短短几年里,高家店村涌现出一批花椒种植好手。

  种植大户高世民家里的50亩花椒陆续挂果,今年预计能收2000斤。“村里像我这样的种植户不在少数,种得好的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高世民说。

  定西各县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不改变林地用途前提下,合理利用林地空间,积极培育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群众实实在在看见绿色的“钱景”。

  渭源县南谷玫瑰产业园里,上湾村村民牛冬琴熟练地采摘着玫瑰花,凭借这份甜蜜的工作,她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

  产业园负责人王生明告诉记者,园区将142户易地搬迁户及周边群众纳入到合作社中,户均每亩增收1万元以上。同时在田间管理、车间加工、冷藏运输、推广销售等生产环节中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人均年务工收入达到1.2万元,让易地搬迁群众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还能稳定增收致富。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陇西县首阳镇水月坪村的梨园中,浓浓的梨香扑鼻而来,沉甸甸的巴梨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碌采摘。

  “今年产量比去年少,但是价格高,预计收入不少于20万元。”返乡创业村民张宏亮种植了40多亩巴梨、化心梨。

  这些年,水月坪村因势利导,鼓励村民在荒坡、河滩地发展李广杏、化心梨、苹果、樱桃等林果业。目前,成林面积1500亩,挂果面积达1000亩。2022年,果品销售量达2500吨,销售额800万元以上。

  近年来,定西市围绕川河经济带、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林果经济。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经济种植面积5.94万亩,林下养殖17.93万只(头),林下经济总产值达5143.86万元。

  通渭县的苹果、山楂,陇西县的梨和核桃,临洮县的紫斑牡丹和蝴蝶兰,渭源县的万寿菊,漳县的牡丹……

  如今,定西特色富民林业产业正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绿满陇中的梦想,逐步照进了现实。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

  为把“绿满陇中”行动推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8月7日,定西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定西市委关于实施绿满陇中行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明确要求:

  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奋力谱写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定西发展新篇章。

  愚公之志,久久为功。翻看定西的历史,处处可见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打造绿色生态家园的诗篇。

  青山苍茫,绿水长流。展望定西的未来,越来越浓的绿色必将成为陇中大地上最浓郁的发展底色。

  踏上新征程,奋进再出发,一个更有活力、更有希望的定西正在阔步前行。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