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大山,再也无法阻挡走向富裕的脚步——写在积石山县通高速公路之际

 2023/11/14/ 08:2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刘健

大山,再也无法阻挡走向富裕的脚步

——写在积石山县通高速公路之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11月12日,临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28万各族人民群众终于圆了期盼多年的“高速公路梦”。

  “对我们积石山县来说,临大高速公路就是一条希望路、致富路、振兴路,全县人民盼了好多年。”通车之际,在积石山收费站出入口,积石山县副县长汪源动情地说。

  积石山县位于临夏州西北部,境内山脉纵横。长期以来,这里通往外界的干线公路只有一条省道310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11月,临大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终于让积石山县群众看到了通上高速公路的曙光。

  临大高速公路由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投资建设,起点位于临夏县麻尼寺沟乡,与2021年建成的双城至达里加一级公路相接,终至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顺接在建的大河家至清水(青海)高速公路,全长52.5公里,是甘肃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省级高速公路18条联络线中的一条,也是G6京藏高速公路和G1816乌玛高速公路的连接线。

  “这条高速公路自南向北纵贯积石山县,它的通车,不仅将促进积石山县传统农牧业发展,也将大幅改善物流运输条件,促进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生根。”汪源说。

  然而,建设这条高速公路,并非一帆风顺。

  临大高速公路全线共设隧道13座、桥梁21座,桥隧比例达到61%。修路搭桥,特别是隧道建设,最怕地质情况复杂,而临大高速遇到的偏偏是建设者不愿见到的泥岩地质。

  “这种岩体遇水就软,特别容易出现严重变形,给隧道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临大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席宏平介绍说。

  不仅如此,由于山体不稳定,在修建高边坡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频频遇到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仅治理滑坡就耗费了上亿元资金。”席宏平表示。

  更让广大建设者没有预料到的是,全线开工不久,新冠疫情汹涌而至,对项目建设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2020年至2022年的3年间,各参建单位的施工人员组织、物资运输储备等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能否如期交付通车,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让临大高速公路如期建成投运,彻底改善积石山县交通运输条件,打通我省南部地区通往青海的又一交通要道。4年来,全线40余家参建单位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全力以赴不断推动项目建设进度。

  “建设中,我们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不仅有效地缩短了施工时间,还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不断调整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确定各重点工程施工节点,努力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中铁十五局临大项目工程部部长代百平说。

  想致富,先修路。越在大山深处,越能感受到群众对改善出行条件的渴望。

  2019年底进场施工以来,中铁十四局三公司临大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侯书昌经常会碰到打听这条路何时能建成的群众。“就在前两天,还有一位群众来到我们项目部,问这条路哪一天能通车。”侯书昌说。

  群众的期盼,是建设者最大的动力。

  这几年,中铁十四局三公司临大项目部把抓建设、保进度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这几年,许多管理人员都没有回过家,一直坚守在项目建设一线。”侯书昌说。

  临大高速公路建设期间,恰逢临夏州和济南市结为东西部协作关系。作为总部在济南的央企,中铁十四局三公司筹措了110万元资金,为积石山县石塬乡扩建了一条连接刘安村小学的1.5公里农村路。

  “公路建设者的责任就是让更多的群众实现便捷出行。”侯书昌说。

  在出入口设计上,临大高速公路也高度体现了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公路建设理念。

  临大高速公路穿越临夏州临夏县、积石山县的16个乡镇,沿线人口密集。为了让这条高速公路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增加群众收入的致富路,全线共设置了营滩、居集、积石山、大河家等4个出入口。

  “平均13公里就有一个出入口,密集程度居全省高速公路前列。”席宏平说。

  临大高速公路的通车,大幅缩短了积石山县与周边区域的时空距离,为当地建立了新的路网格局。下一步,随着永靖至大河家、大河家至清水(青海)等高速公路的逐步建成通车,积石山县将成为重要的区域交通节点。

  高速通,百业兴。那些绵延不绝的大山,再也无法阻挡积石山县各族人民加快走向富裕的脚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