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科学治沙 向绿而行 全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张掖一代代治沙人扎根荒漠、持续播绿的治沙故事

 2023/11/16/ 08:3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李景潮

科学治沙 向绿而行 全力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张掖一代代治沙人扎根荒漠、持续播绿的治沙故事

张掖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在高台县黑泉镇西沙窝,市林草局和高台县为打好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阻击战勘察现场。 刘宏军

临泽县治沙林场场长杨向刚接受媒体采访。 蔡永刚

  李景潮

  张掖,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因其位于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南部,终年积雪的祁连山横亘连绵,林海茫茫、草原辽阔;中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平原广袤、绿洲肥沃;北部,巴丹吉林沙漠横穿而过,长达400多公里的风沙线上,沙漠环伺、生态脆弱。作为我国“两屏三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全国四大沙尘暴源地之一、遏制风沙危害的前沿阵地,张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不断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几十年来,张掖人民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韧劲,在荒漠戈壁栽树种草、封沙育林、修路通电,将荒山变成青山,让沙漠披上绿装。“十三五”以来,完成林草生态修复建设1165万亩,累计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870.15万亩。如今的黑河两岸林带葱郁、飞鸟翔集、乡村宜居。一个个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治沙故事,正发生在广袤的张掖大地上。

  扎根荒漠 接续奋斗

张掖市持续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王将

  张掖市临泽县紧靠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有荒漠化土地322.3万亩,沙化土地248.4万亩,分别占国土面积的78.7%和60.7%,是一个典型的沙区绿洲农业县,也是张掖市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

  “那年我还在上小学。有次和同学结伴走在放学路上,忽然天就暗下来。我大伯喊:‘快跑,黑风来了!’那会离我家不到100米,我撒腿就跑。等跑到家里,关上门窗,从窗户往外看,黑黑的,啥都看不见了。”张掖市临泽县林果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窦长保说,“那时候风大得很。刚冒出苗苗的庄稼,一场风一刮,全都埋进沙里了。你把沙推掉,再种,一场风,又埋了。”

  “风起沙石扬,埋地又压房。”曾经是临泽县遭受沙尘侵扰的真实写照。治沙播绿、走上致富道路成为全县沙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梦想。

  据《临泽县志》记载,1950年,临泽县人民政府作出在板桥、平川两镇北部栽植防风固沙林的决定;1951年,营造防风固沙林292亩,成活6.5万余株;1953年,临泽县制定防风固沙林带营造方案;1962年,落实“林有主、主有权、权有利”政策,并把林业生产列入经济恢复的重要内容;1965年,临泽县作出“大规模地发展造林事业”的决定,确定了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同时并进的原则,全面推进林带建设;1975年,临泽县制定林业发展十年规划。一代代治沙人扎根大漠,让曾经黄沙漫天的沙漠南缘渐渐披上绿装。

  1978年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临泽县也加快了防沙治沙的步伐。到1990年,栽植防风固沙林带119公里,实现了“人进沙退”。

  “平川镇三一村是临泽县最早开展治沙的地方。当时的村支书谢诚贵带领全村人治沙造林,建起6000亩的村办林场——三一林场。后来谢诚贵被评为全国治沙先进个人,全国各地都到三一村学习治沙经验。”临泽县林业局原局长王福明介绍说。

  “每年春天正是风大的时候,经常是头天栽的树,一晚上风一刮,全都被沙埋了,只能重栽。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真的是拿出了战天斗地的精神。”王福明谈到这里时,目光满是坚毅。

  1978年以来,临泽县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区建设、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规模化防沙治沙、国土绿化、防沙治沙示范区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采取荒漠植被封育、工程治沙、人工造林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风沙治理进一步向沙漠纵深推进,建成长达187公里的绿洲外围防沙固沙阻沙林带,绿洲向沙漠延伸3公里至14公里,初步形成了“内有农田防护林网、中有防风固沙林带、外有荒漠植被封育区”的绿洲生态防护林体系,有效遏制了沙区风沙危害,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保障了绿洲生态安全。

  “临泽每年春季都会开展植树造林和压沙活动。几十年了,一直都在坚持。你看,这是当时植树、灌水、巡护的场景。”窦长保一边从电脑里翻看老照片,一边滔滔不绝地给笔者讲起过去植树造林的故事。

  “就这个地方。我上初中那年,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要上一个大沙丘。车骑不动,推也推不动,我爹就扛着自行车走,我在后面跟着。脚踩在沙上,一踩一个窝。那个坡呀,太高太陡,咋也爬不上去。前些日子我还开车去过那里。那个沙丘还在,但一点都感觉不到高和陡了,就是一个小坡坡。路的两旁,全都是成片的耕地和防风林,一望无际。”窦长保一边说着,一边在电脑上打开了一张临泽治沙全景图。

  “之前临泽县是看不到常青树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后,临泽治沙林场栽下了第一棵樟子松。我们听说后,几个同学骑着自行车跑了20多公里去看。现在樟子松、刺柏这些常青树已经成为全县城市绿化、绿色通道、村镇绿化的主要树种,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窦长保讲到这里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自豪。

  1976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临泽县平川治沙站按照“公办民助、专群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沙区治理思路,开始大规模综合性地开展防沙治沙活动。1980年,在三一、平川、五里墩等村北部沙漠边缘营造防沙治沙示范样板3.5万亩。

  “当时大家都在想,沙漠能侵占我们的家园,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家园建到沙窝里?”窦长保说,“那时候,大家就是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誓要把家园建设出一片新貌来。”

  走进临泽县平川镇一工城村,这里绿意盎然、产业兴旺。当地人说,现在的一工城村当年是一个2万亩的沙窝,生态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但是,聪慧、倔强、不屈服的沙区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荒漠上植树造林种草,用超乎想象的韧劲、狠劲和拼劲,硬生生将沙漠向北逼退了17公里。现在一工城村14个社385户人,以种植、畜牧业为主,人均年纯收入达1.866万元。

  位于沙漠南缘的高台县,同样以实际行动展现生态责任担当。

  高台县黑泉镇九坝村,北靠巴丹吉林沙漠,南依黑河。在村委会,笔者见到了九坝村于占云老人。老人1973年担任村支部书记,1986年卸任,虽然现在已经82岁,但很精神。

  “九坝村处在沙漠和黑河中间。一遇刮风,村北边的庄稼就被沙埋。到了雨季,黑河就发大水,又淹掉了庄稼。一茬庄稼种几次是常有的事情。”于占云说,“村子最北边的人家,沙堆和院墙一样高,我们叫沙上墙、沙上房。必须得治嘛。我们一人一捆苗子,扛进沙漠。前面栽了,后面可能一场风就给埋了。扛上苗子再进沙漠,再栽嘛!”

  “目前,村里有耕地1600亩,农户132户。由于耕地都是在沙漠里开出来的沙土地,适合种瓜果和蔬菜,村民都以种植瓜菜花卉制种和加工辣椒为主,人均年纯收入1.6万元。”九坝村村委会主任于强说。

  如今行走在九坝村,产业蓬勃发展、村民生活有滋有味。“现在我就一天骑上电动车四处闲逛,到当年我们种下的树林里转转,心里就觉得值了。”于占云高兴地说。

  在张掖,像一工城村、九坝村这样挺进沙漠的村子还有很多。村民在这里种植制种西瓜、南瓜、番茄、花卉,加工辣椒,接种肉苁蓉、育苗,养殖畜禽,日子越过越红火。

  因地制宜 科学治沙

让良好生态环境护航美好生活。 王将

  “治沙不能盲目,要根据沙源、风沙危害状况和当地条件等分类治理。比如,在农田毗连流动沙丘的地区,培植带状林与块状林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林带;在沙丘丘间低地面积较小且沙丘流动性大、危害严重的地段,采取带状林、块状林与沙障固沙相结合的方式;在新月形沙丘链上采用燕翅状沙障;在迎风坡和背风坡不明显的沙垄上设置鱼刺状或‘非’字状沙障……”从甘肃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毅然走上治沙造林战线的窦长保,在35年的林业生涯中,总结出丰富的治沙造林经验。“在小泉子沙区和蓼泉南沙窝,我们利用地下水位较高的特点,采取在沙丘丘间低地挖土井取水的方法营造防风固沙林。在固沙压沙中,我们把草方格沙障规格由1米见方调整为1.5米见方,达到了固沙目的,又降低了治沙成本。”

  “趁着3月中旬积雪还没化,我们组织群众在沙区挖坑造林。把积雪堆到新栽的苗木周围,等天气转暖,雪水渗入树根,利用了水资源,既降低了造林成本,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窦长保说。

  在几十年开展植树造林和防风固沙工作中,张掖市坚持分类指导,因害设防、因势利导,积极探索总结沙区治理经验和技术,引进应用阻沙网、尼龙网、土工布等新型治沙材料,大力推广草方格固沙、根区注水造林、保水剂应用等沙区治沙造林技术,有效提高了沙区造林成活率。

  “当时在省治沙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我们实施的盐渍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项目、‘九五’攻关项目等对防沙治沙发挥了巨大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临泽县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院、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设立生态定位研究站3个、沙区环境监测站点6个、固定观测样地20多个,常态化开展荒漠区风沙环境治理成效监测和技术研究,为沙区治理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梭梭能固沙但不防风,一场风来就连根拔起了。只种杨树也不行,沙丘穿过杨树也会把地埋了。所以沙丘高处种梭梭,可以固沙,低洼处种杨树,可以防风。”窦长保介绍说。

  在绿洲与沙漠、戈壁交界处营建大型防风固沙林;在沙漠前沿腹地压沙障、植灌木,有效控制流沙;在生态环境尚未破坏的区域,加大封育力度,有效保护天然原生植被;在绿洲内部营造“大林带、小网格”的农田防护林,形成“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的大型骨干防护林体系;在有灌溉条件的沙区开展大规模人工治沙造林,在无灌溉条件的沙区采取埋压粘土、麦草方格沙障进行工程固沙;沙漠前缘3公里至5公里范围内采用网格围栏封禁,国家公益林荒漠林区采取禁牧封育……

  骄人的成果既得益于顽强的拼搏,也得益于科学决策、科技施策。30多年来,临泽县累计治沙55万亩,治沙造林达到7万亩。高台县在绿洲边缘建成两条长137公里、平均宽0.8公里的基干防护林带和总长2000多公里的绿洲内部防护林网。

  在张掖大地上,“条条分割、块块包围”的防护体系如一道道绿色屏障矗立在沙漠边缘,昂首挺胸,迎风而立,将绿洲护在身后,将家园护在身后。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