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青春之风助力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兰州市大学生争当志愿者服务轨道交通

 2023/11/17/ 08:54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唐瑞

青春之风助力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我市大学生争当志愿者服务轨道交通

志愿者教旅客使用手机APP入站

 志愿者帮助外地老人如何换乘车辆

志愿者帮助旅客正确出站

  帮助老弱妇孺提起行李、站在出入口处指引路线、操作售票机协助购票……连日来,在我市轨道交通一、二号线兰州火车站、兰州西站北广场站等站点,一群佩戴校徽、穿着志愿者马甲的大学生,利用每个周末为广大市民和往来于兰州的旅客提供志愿服务。他们来自兰州交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兰州工商学院,用激扬热情为已经入冬的兰州增添暖意。

  积极主动报名 参与热情高涨

  “在QQ群、微信群里一发出通知,报名就立马满员。”胡文杰是兰州交通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由他负责带队同校同学参与此次由兰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他说,利用便捷的在线文档小程序,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家的报名速度,在这项志愿服务活动发起后,文档中,被设置好的表格很快就被一行行个人信息所覆盖。

  因为报名人数较多,胡文杰所在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只能通过以各学院为单位,分批次轮流到岗的方式参与。而到达所划分的兰州西站北广场站和西站十字站后,大家所呈现出的状态也是“争先恐后”,抢着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和旅客。

  兰州工商学院位于榆中县,出于客流量和学生通勤时间的综合考虑,该校大学生的服务站点被设置在五里铺站和火车站站。而离该校最近的五里铺站车距也要近15公里,对同学们来说,在寒冷冬天远距离出行是个对恒心的考验。

  “虽然路途辛苦,但大家都很热情,不抱怨。每个周末轮到值岗时,都能准时从学校出发,到达所服务的站点。”兰州工商学院带队学生张金说,在相互配合、彼此打气中,大家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除了学生个人服务的积极性高,从参与活动的学校数量提升上,也能看出大家对这项义务服务旅客、温暖市民出行的志愿服务怀有的热情持续上涨。“利用周末开展的这项活动,是我们于2021年发起,至今已有3年。”兰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3年来,从只有兰州交通大学一家高校,到如今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工商学院也陆续加入,这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人数已有两千2000人。“越来越多的高校表示出想让学生来这里锻炼的意愿。我们也计划与市内的各高校协作,在帮助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打造出一块具有轨道交通特色和亮点的志愿服务品牌。”兰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强岗前培训 提升服务能力

  到达所服务的站点后,甘肃中医药大学大二学生吕俊杰迅速调整状态,根据当天站内需求对其他同学进行分工,并安排好排班。在吕俊杰的组织下,甘肃中医药大学的同学们各归其位,有条不紊地开始一天6小时的志愿服务。

  遇到在售票处、路线图处踌躇的市民和旅客,总是主动询问是否遇到难题;碰见在闸机口、安检处提着大件行李的市民的旅客,也总会大步上前帮忙搬运……说话礼貌、语气轻柔、面带微笑,这些穿着胸前印有校徽马甲的同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织出一道色彩亮丽的风景线。

  不少市民和旅客对这些学生都作出了“服务能力强”的评价。而大家能够获得这种认可,与学校、兰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扎实开展的岗前培训关系密不可分。

  吕俊杰告诉记者,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参与此次活动前,就专门做好了策划题为“温情交通 轨道互助”策划书,其中有部分重点说明培训环节的开展步骤。“每次出发前,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相关人员都会对志愿者进行文明礼仪、安全上岗的培训,反复提醒一些注意事项。”

  兰州交通大学和兰州工商学校也同样如此,详细制定此次志愿服务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含地铁安全文明提示语,劝止不文明行为、违规行为时的注意事项,自动售票机、出入站闸机和站台服务要点等。这对大家服务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帮助作用。

  兰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在大学生志愿者到岗时,也开展了扎实的培训工作。除了安排各岗位班组长针对岗位特点进行岗前业务培训,让志愿者们更快了解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也反复强调“任何突发、无法解决的事件,均要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切不可自行处理”,保障志愿者高效安全为市民、旅客提供服务。

  旅客反馈良好 温暖激励学子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最让这些学生感到温暖和激励的,莫过于来自市民、旅客在受到帮助后的一声声“谢谢”,他们投来的善意目光,如同阵阵暖流,沁入大家心田。

  “这些大学生帮了我很大的忙。”从西安远道而来的旅客陈先生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兰州,因为年纪大、不熟悉路况,他在找寻通往目的地最近的地铁出口时犯了难。正在纠结时,兰州工商学院的几名志愿者主动上前,为他解了困难。

  “一名家就在兰州的志愿者很快就为我说了路线,还告诉我出去应该如何转车。”陈先生感激地说,他觉得,这些大学生就像是兰州一张张流动的文明名片,用热忱贴心的服务,向外来游客展示着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魅力。

  记者在采访中随机询问了过路市民、旅客,大家纷纷为这群大学生志愿者竖起大拇指,他们表示,兰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团委联合3所高校组织的这场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为大家的出行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也充分展示出当代年轻人的爱心与责任感。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类似服务中来。通过行动为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以青春之风助力文明实践落地生根、见行见效。”兰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志愿者是城市文明里最动人的风景,他们活跃在城市建设的各条战线,像是一只只萤火虫,虽力量有限,但依然发挥着各自的光和热,聚在一起时,便成为照亮并温暖整座城市的如炬光芒。

  还在读书时,我就感受过兰州志愿者的服务热情,然而,真正走近志愿者,却是我在2021年10月成为一名记者时开始的。两年来,我将笔尖和话筒对准他们,真切地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了理解。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总能在城市最需要的地方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为市民送去了关爱,用一抹抹流动的“志愿红”为城市发展赋能。

  特别是这些还在象牙塔中读书的大学生,更是怀着纯粹的、奉献的心,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参加包含服务旅客在内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人提供义务帮助。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示着新时代青年的蓬勃风采,在新征程上书写新时代青春的绚丽华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唐瑞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