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记者手记②】速度 温度 希望

 2023/12/22/ 23:55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李萍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

  这是一场不断提速、不断升温的救援。

  12月21日,我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积石山6.2级地震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和倾力相助下,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人员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工作重心正有序转向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安置。

  提速,在地震发生后50多个小时的奔波中,我见证了震后救援的中国速度!

  升温,受灾地区气温很低,棉帐篷、火炉、煤炭……这些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进入积石山,目的只有一个,让受灾群众尽快暖起来。

12月19日凌晨1点半,前往积石山的消防车。

  12月19日凌晨1点半,我们从兰州南上兰海高速,看着车窗外呼啸而过的消防车、救护车、通信保障车,明白严重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我一边和同伴商量到达积石山县后如何开展工作,一边翻看着关于地震的最新消息——

  省委省政府成立积石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580名消防救援人员迅速集结赶往震中: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救援队赶赴积石山县;

  第一批救灾物资已连夜装车起运;

  甘肃省人民医院组建医疗队前往震区;

  ……

  凌晨4点,我们到达震中大河家镇大河村的广场,此时,受灾群众正裹着厚棉被在这里避险、第一批物资刚刚到达、野外流动医院正在搭建手术室;4小时后,一批蓝色帐篷已经搭建完成,饮用水、方便面、棉被等物资已经到位,医疗队开始接收伤员。

  一项项进度,一个个刻度,都印证着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负责。

  12月19日15时许,我乘车前往下一个采访点时看到,一辆辆挂满“情系灾区 共济风雨 我们心连心”标语的救援车、物资车源源不断驶往震区。

  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只过了15个小时。

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14℃,是积石山县入夜后的温度。

  甘肃楠翔食品有限公司将企业没有受损的2000多份桃酥一口气搬到了大河村;已经在兰州做了23年牛肉面生意马忠明,带着13名员工,备好50袋面粉和1000斤牛肉,星夜兼程赶赴积石山;来自临夏市的食品公司为灾区准备了2000斤饺子……

  这几天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陌生人很多很多;这几天,“加油,我们同在!”的话语充斥在安置点的每个角落。

震后24小时,受灾群众住上了温暖的帐篷。

  除了齐心协力渡难关的信心,震区可爱可敬的人们治愈了我——

  团结村的党支部书记韩凯震后迅速组织30名青年志愿者,徒手刨挖搜救被困群众;

  大河村村民马文俊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没有什么难关过不去;

  便利店的老板说,你们记者也很辛苦;

  一句句暖心的话,让我热泪盈眶。

  12月19日凌晨3时43分,在经历了近3个小时的分娩后,积石山首个地震宝宝出生,新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积石山县拥有灿烂辉煌的远古历史文化,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悠久的历史孕育出强大的精神,彰显出坚韧的生命力。

救援人员与小朋友。

  固定性临时安置房建设是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的关键举措。随着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安置工作也从应急帐篷转向更防风、更保暖、更安全的活动板房。

  12月22日,甘肃积石山大河家镇梅坡村,彩钢板房正在迅速建成,平均6分钟完成一间房的主体搭建,并且迅速可以完成电力与网络的供应。村民马发土麦的新家是一个18平方米的活动板房,房子内,炉火烧得正旺,家里1岁多的小孩光着脚丫在床上玩耍。他说,感谢政府,能让我们这么快就住进了新房。

  在他红了的眼眶、一声声的“谢谢”中,我感受到了受灾群众最真挚的情感。

积石山县张郭家村小学帐篷学校开课。

  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两周积石山无降水,天气以晴间多云为主,这将对震区灾后重建带来极大便利,也将赋予广大群众重建家园的勇气和信心。我忽然想到一首歌所唱,“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地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