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夏河:奋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3/12/27/ 09:13 来源:甘南日报 记者 刘晋 李亚键

【凝心聚力谋发展 躬身实干勇争先】

【甘南州“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夏河:奋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记者 刘晋 李亚键

  今年来,夏河县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党建为引领,紧密结合全省“三抓三促”行动,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和管理,以加强监管为着力点,发展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夯实社会发展的“信用之基”,探索推出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可感知、可获得的信用举措,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积极释放信用价值助力高质量发展。

  夏河县始终把普及信用宣传当作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中心,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弘扬诚信文化,建设信用夏河。夏河县司法局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八五”普法法治宣传、“法律十进”等志愿服务活动,共计发放法律援助法相关宣传资料1500余份,提供现场咨询60余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件,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组织“一村一法律顾问”深入村庄、商户、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诚实守信法治讲座和普法宣传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和生产经营者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推动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念。

  夏河县始终把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保障社会信用秩序作为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夏河县人社局全面推动劳动用工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精准开展社会诚信守法企业评价,严格按照《甘肃省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年初评定上报2022年度守法诚信A级企业13家,2023年计划评定守法诚信A级企业20家。对守法诚信A级企业在就业政策享受方面适当予以照顾,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坚持“非必要不打扰”原则,适当减少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视检查频次,切实为诚信守法企业提供便利。依法将欠薪失信企业纳入重大违法和“黑名单”。

  夏河县民政局进一步规范了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和管理行为,加强和优化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和更新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台账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完善社会组织信用监管和信息公开相关制度,规范社会组织信息公开行为,提升社会组织信用约束意识。围绕社会组织非营利性、非行政性和自治性等基本属性,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夏河县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鼓励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当好自律机制的“建设者”,建立诚信承诺制度、行业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诚信工作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年来,交通运输诚信缺失问题时有发生,夏河县积极擦亮“信用交通”这张名片,既抓住了交通设施这个“硬件”,也建好了信用体系这个“软件”。

  今年以来,夏河县交通局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以打造“诚信公交”为突破口,助推夏河县“信用交通”建设。夏河县德勒公交公司投入1600余万元,购置了符合国家标准的13辆双开门、无人售票、低碳节能环保型天然气公交车,为方便群众出行,在城区及城郊科学合理设了44个公交站台,设计公交线路3条,每路公交车实行两车对开,每10分钟一个班次,每条路线路程约12公里,实现了县城及城郊全覆盖。

  夏河县交通局为了营造交通领域诚信社会环境,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到企业送“诚信”上门,在公交企业,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彩页、现场讲解、专题辅导等形式,不断提高公交运输企业管理人员、驾驶人员和群众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了“做诚信人、走诚信路、坐诚信车”的良好社会风气。今年共发放各类宣传彩页1200余份,开展诚信宣传活动4场(次)。

  夏河县把信用建设融入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共筑诚信文化,培育交通文明,擦亮“信用交通”这张名片,为人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夏河县阿木去乎镇黑力宁巴村和王格尔塘镇洒索玛村建立的积分超市,利用“信用+积分”的奖惩机制,引导鼓励广大村民积极投身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村级活动。积分超市采用“村民参与活动得积分、积分兑换超市物品”的运营模式,村民通过参与思想文化建设、培训学习、党建宣传、志愿活动、乡风文明等活动获得积分奖励并用所得积分兑换超市商品,将积累的信用积分直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奖励。实现超市和村民生产生活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营造人人参与基层自治的氛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