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一科是全国较早、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的乳腺病专业诊治科室,被评定为甘肃省“乳腺病诊治中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甲等专业)”“甘肃省乳腺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家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评定为“乳腺微创介入建设中心”,被中国抗癌协会评定为“乳房再造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甘肃省肿瘤性疾病质控中心乳腺癌诊疗专家委员会主委单位、甘肃省卫健委乳腺癌专科联盟建设牵头单位、甘肃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建设单位。
乳腺一科现有固定床位57张,开放床位数和临床收治乳腺恶性肿瘤数量居全省之首。近3年乳腺癌手术台(次)约700台(次)/年,其中保乳率最高达39%,前哨淋巴结活检占比68%,乳房再造率最高达7.0%。科室开展乳腺癌的各种外科手术;乳房整型修复手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乳腺癌辅助化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乳房各种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率先在省内开展了早期乳腺癌核素双染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开创了我省乳腺癌保留腋窝手术先河。
近年来,乳腺一科在高级首席专家杨碎胜主任的带领下完成科研项目27项,奖项22项,其中甘肃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甘肃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科技三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1项,甘肃省黎秀芳护理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研科研项目5项。撰写并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12篇,国家核心期刊20余篇。出版专著8部。
2019年4月15日正式成立甘肃省乳腺癌专科联盟,科室成为甘肃省卫生健康委首批试点专科联盟建设牵头单位,现已与74家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建立技术帮扶。
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一科牵头建立专科联盟,科学治疗乳腺肿瘤,为呵护乳房健康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提高水平、保证质量。乳腺一科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加强专科研究方向,进一步提高该科在国内同类专业科室的排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目标,促进科学研究上水平,鼓励标志性成果的产出。以科研支撑学科,以学科带动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乳腺一科坚持“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费用、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的原则,以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为学科发展基础,以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及科学研究为重心,重视社会服务、学术辐射、人才培养,在早期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乳腺癌的保乳治疗、乳房整形修复等方面处于省内领先。强调乳腺癌基础研究,开展CTC检测、乳腺癌患者基因突变热点筛查等方面研究。逐步建立、健全乳腺癌单病种MDT管理细则。
二、学术辐射、基层帮扶。针对甘肃省肿瘤医院对口帮扶临夏州康乐县人民医院、甘南州迭部县人民医院及其他需要对口支援的基层医院,通过继续教育、专科培训、教学查房、定点帮扶、门诊带教、手术演示、护士培训等形式加速医疗“同质化”进程,帮助成员单位为疑难危重患者和有需求的患者制定同质化的诊疗方案,实时对成员单位进行远程医疗和技术指导。参与培训人员返回当地医院后,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和指导,以提高成员单位治疗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组织多学科团队(乳腺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护理康复、影像、病理诊断、分子生物学相关专家)定期到基层单位开展门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提高基层医院对疑难病例的处理能力,方便基层群众就近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培训内容包括乳房解剖生理、乳房查体、乳腺影像学诊断、乳腺影像学BI-RADS分级、乳腺肿块空芯针穿刺活检、乳腺癌病理诊断、乳腺常见疾病诊断、乳腺纤维瘤诊断及手术治疗、急性乳腺炎诊断及综合治疗、乳腺脓肿手术治疗、乳腺癌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乳腺疾病最新指南的解读,乳腺癌术后护理、乳腺癌术后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
对县级基层医院医生开设3个月的临床诊疗提高班,6个月的临床技能强化班,12个月的临床业务骨干综合能力培训班,满足基层医院医师不同的临床实践与综合能力提高需求。充分发挥引领及辐射作用,做强做大平台,通过派遣专科人员帮扶、接收基层医师进修、开展专科培训、教学查房与手术示教等形式提升基层医院的业务水平。先后举办网络培训学习班24期,累计培训25000余人次,承担甘肃省肿瘤性疾病质控中心乳腺癌诊疗专家委员会质控工作,共举办全省质控会议10期。持续规范了我省乳腺疾病诊疗行为,提升基层乳腺癌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实现了学术辐射及技术帮扶的目的。
三、学术交流、专题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针对临床诊疗新技术、新进展,疑难危重诊疗思维,临床科研与创新,专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等方面,将理论与临床操作技能结合起来,采取“请上来”与“走下去”方式,包括专题学术会议、专题培训班、义诊查房等多种模式同步开展,保证培训质量及效果,在省内划区域有序进行培训,力争达到省内县级医院全覆盖。定期召开学术会议,邀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授课,为基层医院人员提供食宿。定期派遣相关人员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提高专业水平,缩短与先进地区差距。先后参加和举办学术会议及专题培训班100余期。
四、开拓线上服务。继续深化加强线上培训、会诊系统。保证科室自主研发“乳腺健康”APP的运营及维护。通过APP的四大模块:健康宣教、疾病筛查、规范诊治、全程管理,定期发布诊疗规范及科普文章,同时将成员单位人员信息推送至APP,扩大其学术影响,方便联盟内患者转诊就医。建立健全乳腺疾病诊治指南与规范的普及,指导基层医院专科医生业务水平提升。
五、完善双向转诊。健全双向转诊制度、流程及数据上报,对疑难危重患者转上级医院,乳腺癌治疗康复期、内分泌治疗、治疗间期及良性合并症患者转诊至成员单位,实现网络数据上报,专人负责。
六、实施临床带教。由各联盟成员单位选派人员来乳腺一科进修,每月可接收5-10名县级医院进修人员,进修可分为长期(6月)或短期(2-4周)等形式,制定教学计划及授课内容,由专人负责进行专项培训。通过查房教学、手术观摩、小讲课、指南规范解读、现场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带教培训学员,并建立进修培训考核制度,共带教基层进修医生48名,护士32名。提高基层医院专业人员临床专业技术水平。
七、开展远程医疗。深化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及科室研发的“乳腺健康”APP医疗群或微信群互动,通过网络进行基础知识培训、最新的规范指南、学术资料共享、MDT、专家远程会诊等。完成远程会诊9例,远程授课4次。
八、进行科普宣传。在“三八”妇女节、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母亲节”、10月乳腺癌防治宣传月期间举办科普讲座、义诊等活动。共召开病员座谈会70期,其中线下讲座61期,网络直播线9期,参与人数共8000余人次。完成乳腺疾病科普手册一部,并将手册发放到各专科联盟单位,提升基层乳腺疾病的诊疗能力,为基层患者带去丰富科普知识。
九、指导康复锻炼。为了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科室专科护理水平,科室设立康复室,制定了科学、合理化的康复计划,由专职护士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患肢功能锻炼。 (王彬)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2月24日甘肃省肿瘤医院签约华为 共建智慧医院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