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染非遗传承人杜霞:
与山川草木赴一场色彩之约
这是一次轻快的采访。不仅因为秦州区植物染非遗传承人杜霞是个善谈的人,更因为身着绿色改良版旗袍、说话时眼睛熠熠闪光的她谈吐中的智慧及对天水深沉的热爱。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水开放大学的“染尽三千”非遗工坊时,一眼便看到面带微笑等候着的杜霞。虽已退休多年,但其精神焕发,沉稳中透着一股干练,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采。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徐媛
闲聊着走进工坊,入目是琳琅满目的扎染文创,布偶、抱枕、装饰画,俏皮而醒目。面前一张近四米长的桌上铺着她亲手染的蓝色茶席,上置茶碗、茶壶、茶托及石榴叶染的茶垫。墙边一排置物架上,摆放着小卷或蓝染的茶席方巾,像开满了一箱子的花。造型各异的针织玉兰在瓶子里舞蹈,一捧金黄的郁金香在窗前灿烂。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如同染尽三千的春风,展示架上的蓝染作品,如远山近水大河奔腾,染出了阳光,染出了雪山,还原的是自然,又抽象出一派渺远的意境。
植物染优雅的色彩,清香的气息,总是让杜霞沉醉。用核桃皮及青柿子、石榴叶、银杏叶、松针等染出来的不同颜色,从淡淡的鹅黄到棕黄到浅褐再到深褐,那是一种与工业无关的质朴与优雅,无论做成衣裙或围巾,一上身自带一种天然的内敛和宁静的气质。
于杜霞而言,每一种植物都是有能量的,经过风吹日晒、四季轮回,土地、阳光、空气甚至周边的植物共同成就了它,杜霞将它用于染布,“把能量换一种方式储存下来,它在布里与我有了关联,让我看到生命的本质”。
蓝染是有性格的,“蓝白分明,固色之后再怎么搅在一起洗,你是你,我是我,从来不混合,很有独立精神”。杜霞喜欢看美丽的蓝色全部留在布上,太阳下那随风飘扬的淡淡的青,是宋徽宗最喜欢的“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青色。
扎染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要真正做成扎染布,需要长时间浸泡,好几个小时泡下来,像是人与自然的另一轮对话。
“每一种植物都有性格,它们有的大度,有的包容,有的小气,有的矫情,但总是会绽放出美。”作为植物染技艺传承人,杜霞明白,只有将其活化到现代生活中,才能守住老祖宗留下的古老技艺,守住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五颜六色。她认为这些传统的色彩连接着人与自然,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杜霞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看非遗,不是看沉寂的标本,而是看活着的生命。”在杜霞的朋友圈里,她写道:缬四季、染岁月,感谢这随手拈来的自然馈赠。
杜霞说,植物染,就是把草木的性格和生命力定格在布上,把晨昏、四季、风和雨、晴和阴这样的时光描绘在布上。她尊重每一种颜色的个性,仔细顺应并发掘它们的美。她始终认为,靠近自然的生活,会带给人们自在与安宁,还有更多的能量。因此,她始终愿意把植物染的乐趣和神奇分享出去,因为她懂得,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植物染这项古老的技艺才能传承下去,而不是丢失在时光里。
在杜霞看来,植物染是内心的节律与自然的相和。于是,大多数的闲暇时间,她总会到山野中,与泥土接触,与草木鸟虫嬉戏,感受自然的能量。“在大家固有的观念里植物染只在西南,但它其实是一个大的概念,南方有南方的特有染料,北方亦有南方不曾有的风物,这需要我们一次次发掘和寻求。”
于是青柿子、石榴叶、银杏叶等北方最常见的植株,成为杜霞案头的常客。当它们与草木灰、明矾、绿矾、蓝矾等染剂相遇时,奇迹也就在她的手下诞生了。杜霞说,有时围席而坐,看挂在树枝上随风鼓荡起的一阵阵彩色清风时,生命与自然便也就接通了。
在杜霞心里,颜色是有生命和灵气的,她喜欢用那些颜色染出色彩缤纷的、好看的布来。但谁也没想到,在植物染行当,杜霞却是一位新人。
过去三年,一度神采飞扬的杜霞安静在家,不社交、不购物,生活回到最简单的状态。但就是在这一时期,从未接触过植物染的她,在短暂接触过植物染后便将其做得风生水起。
从前致力于家政、母婴服务与妇女技能培训的大忙人开始染布,心安静下来,她也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了。一向喜欢钩织、墩绣的她不满足于只是让物料做出形变,她选择了植物染——改变物料的颜色。那个颜色叫“自然”,是伴随了她整个童年的色彩。
童年的生活是她一生的滋养。至今,杜霞的脑海中还常会出现童年时天水的麦场、稻子、土坯。“那时,夜空明亮、繁星闪烁,萤火虫满天飞,我会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会看银白的月亮从低矮的屋顶上一点点爬升,会观察金黄麦田里跳动着的蚂蚱……”
许是童年的色彩过于浓烈,新疆出生,喝着天水的水、吃着天水的饭长大的杜霞,对天水有着一番不言而喻的情感。从蓝靛染色,到青柿子、石榴叶、银杏叶、松针,杜霞的植物染技艺里蕴藏着对艺术和天水的热爱,在她的匠心之下,繁衍于天水上空的广博文化,生长于天水大地的丰富植物,在一块块布里再次绽放光彩。
“在天水51年,我目睹了天水由麦场、稻子、土坯、黑渠沟,一点点发展到现在,它的山水、它的文化、它的气韵,它的一切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呈现。”把天水的特色文化融入植物染创作,用自己的文创产品绚烂美丽的家乡,是杜霞一直想做的。
“一食一味、一款一物的背后,都蕴含着独特文化腔调,承载着城市印记。用时尚、灵动的元素将天水8000年地域文化呈现给更多的人,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儿。”杜霞希望来天水旅游的人,在带走一份诚意满满的伴手礼时,也将其所蕴含着的天水特有文化记忆,以及一份延续自然气息的生活方式带回家。
因而,将文化融入产品,将自然融入生活,镌刻在时光里的染尽三千,在杜霞看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校企合作、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面对重重加码,杜霞是开心的,但她说哪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与杜霞相谈的近三个小时,记者时常被她脑子里的万千想法所触动,也惊叹于她并不寻常的人生轨迹。自退休后她坚持创办家政服务公司、巾帼培训学校及“染尽三千”文化产业公司,在那尚无人走过的道路上,她孤勇地踏了出去,甘愿做农村妇女、下岗女性的踏脚石,在前行的道路中闪着微光。
与杜霞的交谈因色彩而起,但绝不止于颜色。看着面前洒脱与干练的杜霞,记者忽然想起染织艺术家志村福美所说的:“色彩不是单纯的颜色,它是草木的精魂。色彩背后,是一条从一而终的路,有一股气韵自那里蒸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11日【非遗天水】一刀一剪显乾坤 秦安剪纸
- 2024年01月05日【非遗撷英】盈寸之间 芳华万千
- 2023年12月14日【图说新闻】金昌:非遗剪纸艺术进课堂
- 2023年12月08日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会 甘肃体育非遗类项目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