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武山县集体经济焕发新活力
每日甘肃网1月29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隆冬时节,寒气逼人,但武山县滩歌镇黑池殿村的产业大棚里却是暖意融融,个大鲜红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去年以来,武山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围绕推进集体经济倍增行动,建机制、强举措、抓实体、促提升,积极探索“一村一品”的多元发展模式,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村利用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种植的西红柿饱满多汁、酸甜可口并安全无公害,深受商家和客户的青睐。”黑池殿村驻村干部告诉记者,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线下”销售推介方式,西红柿销售稳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
黑池殿村越走越宽的乡村振兴路,是武山县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的缩影,也是集体经济“小发展”撬动农业产业“大提升”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武山县因村施策,深入挖掘各地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综合分析村集体闲置资源现状,鼓励基层积极探索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为集体经济长足发展打好基础、积蓄势能。同时,通过多业并举拓宽路径,进一步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村级集体经济经营实体216个,组建产业联盟8个,打造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带6个。
“为破解集体经济农产品小、散、弱等发展难题,县上注重名优农产品品牌建设,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目前,申报‘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2个,新认证绿色食品4个,全县‘三品一标’产品达39个。”武山县委组织部干部关文斌告诉记者,通过技术服务支持、改良产品加工包装的方式,全县积极开发打造了一批区域性知名农特产品,不断提升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19日武山县:集体经济农特产品搭上“年货快车”
- 2024年01月08日党旗映红共富路——金昌市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综述
- 2023年12月31日支部引路 村强民富——迭部县加强党建助力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 2023年12月28日金昌:“四联四化”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