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小镇”焕新颜
陇南日报记者 尚敏贤
深冬时节,站在武都区桔柑镇万亩油橄榄基地远眺,一幢幢桔红色的房屋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愈发温暖。
1月26日,市融媒体中心“和美新陇南”2023发展成就主题宣传全媒体采访组走进武都区桔柑镇。
桔柑镇位于白龙江武都段下游,国道212线、兰渝铁路、兰海高速、武九高速贯穿镇区,是武都区东部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商贸物流繁荣。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桔柑镇按照建设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农产品加工聚集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基础先行、产业配套、环境提升、综合治理相结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橄榄小镇”。
走进桔柑镇,镇容干净规整,房屋鳞次栉比,公园设施完善。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
近年来,桔柑镇坚持“五抓五结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聚焦全镇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村庄清洁行动——
积极协调高速出口15亩闲置空地,新建避难场所、大岸庙村党群活动中心及文化广场,建成了7公里的生态长廊,让村民闲暇之余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启动实施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巷道硬化、滨江路、水源扩建、房屋风貌改造、绿地公园等项目;
对沿线200多户居民房屋外观进行改造,统一色调为屋顶深桔红色、外墙浅桔红色,充分体现桔柑地域特色,“桔柑红”和“橄榄绿”相得益彰,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桔柑镇既增“颜值”、提“气质”,又升“品质”,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昔日的“臭水沟”“垃圾池”变为“网红打卡地”,公园散步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外在美”持续提升。
在中心镇区,提升改造后的主街道环境就像村民赵凤兰所称赞的一样,“地面干净了、环境整洁了,占道经营没有了,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说起镇子环境的变化,赵凤兰很有感触。“以前主街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排水不通畅、结构不合理,道路改造后,每到逢集,很多周边村子的村民都愿意来这里逛街,周边的商户人气也旺了。”她表示,对于街道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不仅居民津津乐道,商户们也赞不绝口。
环境越来越好,产业发展也不落后。
虽是冬天,但是桔柑镇万亩油橄榄基地依然生机勃勃,泛出浓郁的“橄榄绿”。
站在新起点,桔柑镇如何蓄力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一幅清晰的产业“路线图”已然绘就:按照“山上建产业基地、山下有加工企业、群众能就近就业”的思路,大力发展花椒、油橄榄等特色产业。建成了市供销智慧冷链物流园;福源花椒仓储物流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东赢公司扩建项目日色选加工花椒达30000斤,为全市规模最大;火锅油料加工及仓储物流冷链中转基地开工建设……
目前,全镇花椒面积3.69万亩,产量1350吨,产值1.1亿元;油橄榄种植面积2.65万亩,鲜果产量2300吨,产值1610万元,实现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齐发力,也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
“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真好!”桔柑镇贺家坪村村民潘贵平告诉记者,自己还管护种植了一些花椒、油橄榄,手头也宽裕了不少。
不仅如此,桔柑镇还把产业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争取道路硬化项目:
新修砂化产业路7条22.2公里,硬化产业路12条27.5公里;新建山地轨道线3条2367米,启动了贺家坪片油橄榄田间配套灌溉工程一期,可自流引水灌溉1万亩。
桔柑镇大元坝村村民李小华笑着说,“产业路的修建极大地方便了油橄榄和花椒的种植,这不,今年我打算继续扩种几亩呢!”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紧抓产业发展不动摇,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打造地域品牌。同时,也要深入挖掘橄榄文化,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康养有机结合,推动‘农文旅康’融合发展,将桔柑镇贺家坪村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康养为一体的现代油橄榄产业示范基地。”桔柑镇党委书记郭新宏说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2月01日量质齐升,蹄疾步稳积势能——陇南市武都区推进高质量发展观察(中)
- 2024年01月31日陇南武都隆兴:“兔管家”的致富经
- 2024年01月31日全域布局,一路繁花满眼春——陇南市武都区推进高质量发展观察(上)
- 2024年01月30日陇南武都裕河:小茶叶变身“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