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年】
非遗里的陇原年味
文\王冰迪
一进腊月,陇原的年味就浓烈起来了,有些村镇开始准备春节的社火,有人开始做年节里的美味菜肴,有人张罗着置办年货,写春联、买年画、剪窗花……锣声鼓声唢呐声把乡村的日子烘托得红红火火。这些荡漾在民间的文化,许多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非遗里的年味也成为陇原春节里最鲜明的记忆和最深长的回味。
高跷迎春
年关将近,乡村里的农活少了,在定西、兰州、临夏的一些乡村,社火的排练已经开始。年轻人在锣鼓声中学踩高跷,学扭秧歌,学舞狮,既传承和发扬了非遗,又让闲暇时间变得饶有趣味。尤其是踩高跷,最是让人惊心动魄。
高跷上的演员有扮无唱,凌空表演绝活,似空中杂技。踩跷时演员要掌握“松紧合适帮跷腿,沉踏稳实不慌张,胆大心细迈步稳,用劲挺腰自远望”的要领。踩高跷的人数多少,由扮演的剧中人物多少决定。古人都是怎么踩高跷的呢?《说丹朱》中认为,高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以看到,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开始流行。
永登苦水的高跷起源于元末明初,到现在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它是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其跷腿的高度达3至3.3米,居中国之冠。2006年5月,苦水高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灶糖黏牙
灶糖
灶糖,也叫麦芽糖,或玉米糖。何为灶?即炉灶,顾名思义与灶房有关的糖,也是我的故乡陇东农人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时为灶神所祭献的糖。
关于农历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和灶糖,宋代诗人孙纬在《献寿》里写道:“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清代有一位文人写有一首《吃灶糖》:“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命小儿尝。”把灶糖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
这种黏牙齿的灶糖,在陇东其实就是农人们自己做的拉板糖。根据史料记载,拉板糖制作技艺源于陕西三原、泾阳一带,与正宁县毗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王录村民杨万庆领着两个弟弟在泾阳县城向擅长手工制糖的“张姓人”学习手工制糖技艺。民国四年(1915年),弟兄3人重返故里,在自家窑洞开起糖坊,从事制糖业至今,历时已达百年。
根据灶糖非遗传承人的说法,制作拉板糖的相关器具种类繁多,大大小小需要二三十件,其温度要求也非常严格,烧火的材料不能选煤或者柴,因为制作糖时用的大锅、中间过渡的腰锅,还有发酵用的瓷缸是一个系统的 它们四周全都是用泥土糊起来的,底部都被封闭进一个互通的炉灶内,三个器皿共用一个进火口加热。除此之外,拉板糖的制作因为受季节的约束,只有数九寒天才能制作,天气稍暖糖就不能快速凝固。没想到小时候甜翻我们童年的那一块灶糖,制作方法也有如此多的讲究。
秧歌明媚
“听见锣鼓点,搁下筷子扔下碗”,这是流传在陇南民间的一句谚语。也由此可见,秧歌对陇南民众有多大的吸引力。每当秧歌在村庄里登场时,如果站在高远处,就会看见花灯的海洋,一盏接着一盏。有时仿若灯盏的浪花,上下翻腾,有时又仿若一条长龙,在寒风中摇曳起伏,盛况空前,让人目不暇接。
春节期间,最壮观的还是几百人组成的秧歌队,队员每人握着一盏“掌灯子”,同时扭动起来时,构成了汹涌澎湃的河流,而那些“掌灯子”上翻飞的花朵,自然而然就成了起伏的浪花。尤其是过了正月初五,社火会去临近的村庄里进行表演,每当此时,两三百人组成的秧歌队走在山路上,从远处看去,浩浩荡荡,宛如一条火龙,要多盛大就有多盛大。
在整个陇上,最著名的还有天水秧歌、和政秧歌,河州北乡秧歌和马啣山秧歌,这些都是甘肃省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每一项都独具特色。
例如很有特色的和政秧歌始于明代,明代以后,大量汉族移民入迁,带来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马灯。民国初年,来河州地区经商的山西、陕西商贾又传入了“跑驴”。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但大多数仍为徒步表演。之后,和政秧歌经过不断更新、完善,形成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了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
“福”字与灯会
福字
灯会
在陇原民间剪纸中,有各种各样的“福”字;在各种刺绣制品中,有千奇百怪的“福”字;在各种书法作品里,有变化无穷的“福”字;在五花八门的雕刻制品中,有花样繁多的“福”字;就连出土的许多陶器文物身上,都印着或雕着“福”字。
在兰州红古区的窑街,每年正月十五都会举办一次“福”字灯会,这个灯会也是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窑街每年举办的“福”字灯会,不仅灯笼个个都很美丽,其形式也十分独特。整个灯会犹如一座璀璨的迷宫,进去后如果能顺利走出灯城,则寓意来年吉祥如意,所以,进入迷宫的人都会格外用心,祈求来年顺遂太平。
窑街“福”字灯会独具特色,其灯会图案意喻“福”字,灯杆纵横各19行,与围棋盘交叉点相同,共有361个点,需挂361盏灯。其守门“神官”及守门者均有专人化装扮演。灯城中间帆灯高六米六,寓意六六大顺,梯形的方斗灯(方斗为古代粮食计量器具)寓意风调雨顺、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传统的窑街“福”字灯会用木制四方框架制成灯笼,高8寸,宽4寸,上下用方木块作为灯座,顶部木块中间旋一手可以伸入的洞,外面用白纸密封,放入小清油灯成为一支灯笼。灯笼四面可贴手工剪纸花,主要是象征吉祥的珍禽异兽与名贵花卉,灯盏形态各异。撑灯木杆要选用松木,上粗下细,便于栽埋。杆高不到2米,灯门中竖立一10米高杆,顶端要挂一旗幡和一只红灯笼。
“除夕的火,元宵的灯”,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过春节的两件大事和乐事,其中“元宵的灯”,史上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嬴政举行的燃灯典礼。汉武帝时期,已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中国人热爱“福”字,信仰“福”字,同时又有在春节时张灯结彩的古老习俗,聪明的窑街人在历史上便将“福”字与灯会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充分体现出了民众的巧思和智慧。
曲子戏声声
“正月里冻冰二月里消,三月里鱼儿水上漂,四月里杨柳枝摆出村,五月里雄黄闹端阳,六月里麦子遍山黄……”小时候每年过春节闹社火时,总能听到那些经过化妆的秧歌手们手提彩灯,一边扭,一边唱。
那时候,虽然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但听着的时候,似乎每个月的气息都会扑面而来,仿佛民俗中最质朴和最古老的诗歌。唱二月的时候,似乎就能听到冰雪融化的声音从河面上缓缓传来,让人精神抖擞;唱三月的时候,你同样能感觉到鱼儿在水中欢腾;唱六月的时候,满眼都是黄澄澄的麦子,从南边的山梁一直黄上了西边的山梁。
等多年以后,从事非遗挖掘,对身边的非遗项目进行梳理时才发现,这些其实都是民间小曲戏或曲子戏的一种。它们不仅有演唱、对白,还有精彩的表演。比如“划旱船”时,坐船的“媳妇”要在全村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当中挑选,经过精心化妆后,一边表演一边演唱“船曲”。如今想来,那就是典型的曲子戏,有简单的情节,有表演,也得有唱词。
曲子戏,主要流传在中国西北五省地区,由汉族民间小戏演变而成。曲子戏的调有很多,一向有三十六小调,七十二大调的说法,根据老一辈的说法,曲子戏的腔调还不止这些。有人说,曲子戏源出眉县、户县,故曲子戏又称“眉户”,眉县和户县一带位于秦岭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间歌曲,眉户曲起源于这些民间歌谣,古称“清曲调”。
曲子戏从明朝开始就已经在甘肃广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从敦煌莫高窟遗书中可知,早在唐宋时,甘肃河西一带就流传着一种曲子戏。在演出时,有歌、有舞、有诗,从传世的几百首曲子词遗书看,句式长短不齐,句数与所用曲牌的句式相适应,韵脚、平仄也与曲调相一致。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就有很多曲子戏,一直在民俗文化中广泛传承着,比如很多社火表演项目,如果单独列举出来,稍微进行挖掘和整理,就是典型的小曲戏或者曲子戏,从服装设计、化妆、表演到演唱,无不体现着曲子戏的各种典型要素。
太平鼓飞舞
太平鼓飞舞
要写太平鼓,突然想起了清人樊增祥的一句词来:“巷陌太平鼓,千门爆竹,并作春声。”
于我而言,完全接近太平鼓是2020年年底。当时文化和旅游部要在榆中召开一次关于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的现场会,开幕式需要兰州本土原汁原味的太平鼓表演队。随后,我联系了太平鼓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儿子魏怀东先生,他爽快地答应在开幕式时组织一个四五十人的表演队。
开幕当天,队员们个个身着黄色戎装,精神饱满,激情昂扬,英姿飒爽,在民俗村前的广场上跟着挥舞的猎猎旗帜,如雄鹰展翅。
中午十二点,表演正式开始。村前的广场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队员们整齐地排成了一个方队,在总指挥的旗帜指挥下,开始舒缓地表演了起来,鼓声震耳欲聋,随着指挥速度的加快,队员们开始飞舞了起来,鼓声也随之变得陡峭,仿若悬崖,好似黄河奔涌,又如万马从山坡上奔腾而下。在场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宾客和观众们,被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掌声四起。
至于太平鼓,在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令徐达等将西征,收复了庆阳和临洮后一举将兰州城攻下。唯有黄河北王保保城有元军坚守,久攻不下。时逢元宵佳节,徐达设计,命将士装扮成社火队,将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中。随着一声炮响,城内外将士里应外合击败元军,收复城池。为了庆祝胜利,愿天下太平,即取此鼓名为太平鼓。
其实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又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径长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其成员一般为24至48人,多的达到108人。试想,如果真有108人同时击打和飞舞太平鼓,那会出现多大的盛况。完全可以把“蓝天白云黄土情,高原汉子擂太平,霹雳惊雷响万里,脚下腾起五洲云”诠释得淋漓尽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2月08日【网络中国节·春节】榆中:社火排练闹新春 非遗民俗唱主角
- 2024年02月06日【非遗撷英】凉州攻鼓子——昂扬的西部鼓舞
- 2024年02月06日【非遗撷英】庄浪地摊——多彩的生活之歌
- 2024年01月30日永靖县:非遗展演喜迎新春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