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西和县长道镇宁家村: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2024/02/26/ 15:24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罗艳

宁家村: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陇南日报记者 罗艳

  立春的清晨,一场大雪犹如薄纱般覆盖了西和县长道镇宁家村,不一会儿,天气放晴,冰雪渐渐融化,一座现代而又神秘的村庄呈现在人们面前。

  青石板路上,游客的脚步声渐次响起;农户院落里,村民们开始年前的忙碌……

  坐落在西汉水与大柳河畔的宁家村,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宁家庄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是陇南先民最早开拓的地区之一。

  曾经的宁家村在岁月的侵蚀下日益沧桑和落寞。

  如今的宁家村南来北往的游客常在这里流连忘返。

  近年来,宁家村在美丽乡村政策的带动下,重新焕发生机,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这个小村的华丽转身,无疑是全市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漫步村内,笔直宽阔的观景大道、极具特色的仰韶文化雕塑墙、庄严肃穆的将军冢、历史深厚的遗址博物馆、热火朝天的扫帚加工厂、美丽宽敞的村民文化广场、栩栩如生的先民制陶过程......

  和美乡村新图景映入眼帘,一步一景、景景如画,无处不彰显着“仰韶遗址 福地宁家”的蓬勃发展活力。

  “2022年,西和县委、县政府科学规划了长道镇大柳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长廊,启动了5个示范村建设,宁家村是起点村,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东西部协作示范村。”长道镇党委书记李宇泉介绍。

  近两年,县乡两级充分挖掘宁家村区位、人文和产业优势,投入东西协作资金1300余万元,明确文旅康养村定位进行提升建设,初步形成了“一线四区、一业两园”的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布局。

  “一线”为宁家村乡村旅游环线,“四区”为党群服务区、文化体验区、休闲健身区和生态游乐区;“一业”为宁家庄笤帚加工产业,“两园”为苹果矮砧密植园和农业采摘园。

  在宁家村,一定要去打卡的地方,就是宁家庄遗址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千年与历史“对话”,从茹毛饮血到衣食文明,再到垂拱而治,远古人类逐步走向文明的群体形象在此直观再现。

  这里是我市第一家村级博物馆,融汇了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众多历史文物也延续了夏商周、秦汉、三国、唐宋等时期厚重多彩的历史文脉。

  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宁家村村民在挖地时发现了“镇馆之宝”彩陶权杖头(复制品),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其保存完整、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它的出现让仰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更加璀璨。

  记者深入了解后,被村博物馆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所吸引,当地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强,自发捐赠文物,包括了各个时代、多种类别,全力支持村里博物馆建设工作,很多文物具有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守护历史文脉,激活文化传承发展之力。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宁家村在村容村貌提升中融入文化内涵打造了仰韶文化墙、远古先民制陶场景等一个个生动逼真的仰韶文化景观,不断充实完善村史馆、博物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以“延续-整合-提升”为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宁家村在改造村容村貌的同时,积极推进富民产业发展,打好“苹果+劳务+笤帚加工”产业发展组合拳,建成了宁家庄笤帚加工厂和500亩高粱原料基地,种植200亩矮砧密植苹果,吸纳当地务工人员20多人。

  此外,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儿童游乐园、休闲垂钓园、乡村大舞台等一系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绿色生态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空气中逐渐泛起清新的气息,整个宁家村热闹非凡,村口宣传栏上“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大字显得更加鲜亮……

  宁静、美丽是宁家村的外表,文化深厚、产业兴旺、发展后劲十足则是宁家村的内涵,内外兼“秀”的宁家村,正以和美乡村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她与众不同的芳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