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甘肃日报与云南日报四川日报青海日报大众日报推出联动报道 “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 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

 2024/03/11/ 08:4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占东 岳晓琼 吴忧 田得乾 刘童

甘肃日报与云南日报四川日报青海日报大众日报推出联动报道

“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 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当前,为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各地正立足优势,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推进能源开发和产业体系建设。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甘肃日报联合云南日报、四川日报、青海日报、大众日报,邀请相关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聚焦“‘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 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发展”,说发展成效,谋工作思路,谈意见建议,共话能源新未来。

  甘肃

  全国人大代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工程师刘锦帆:

  用好绿电优势 加快迈向风光强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2月24日,甘肃光伏单日发电量达到1.08亿千瓦时,甘肃电网光伏发电出力达1604万千瓦,占当时全省总发电出力的57%、全网用电负荷的83%,创历史新高;

  2月29日,2024年甘肃省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296个重大产业项目中,能源结构转型项目83个;

  3月1日起,甘肃用电户和发电企业中长期电量按日交易,用户中长期交易合同持有量实现可增可减灵活调整;

  ……

  进入2024年春天,甘肃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开局即决战、起步即起势的生动局面。

  这让全国人大代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工程师刘锦帆深感振奋。

  刘锦帆认为,甘肃是风光资源大省,要充分用好绿电优势,调整绿电配比政策措施,完善绿色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打造绿电价格洼地。

  这一底气来自甘肃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酒泉市瓜州县北大桥风电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甘肃全省风能、光伏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4、第5。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安全、能源基地建设,紧抓“双碳”机遇,先后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张掖、金昌、武威、酒泉4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绿电已输送至全国25个省份,形成“大送端”绿色电网格局。

  特别是2023年,甘肃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61.3%、居全国第2位;开工8个抽水蓄能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第3位。甘肃电投常乐电厂3号、4号机组并网投运,祁韶直流外送电量规模再度提升;陇电入鲁工程全面开工、陇电入浙工程完成可研、陇电入川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

  新能源发展快马加鞭,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也快速崛起。

  近年来,甘肃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加快培育风光电全产业链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甘肃省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实施方案》,引导各市州在做大新能源规模的同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促进新能源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提升行业竞争力。

  两年多来,甘肃共引进新能源配套产业100多个,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分别围绕储能产业、光伏治沙、制氢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多个项目建成投产。

  去年以来,甘肃发挥绿电优势,围绕布局全产业链加力招商引资,既延链补链又建链升链,加快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推动能源优势加快转变为经济、产业和发展优势。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悉数落地酒泉经开区,光伏组件项目陆续投产,电池片项目、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加快建设,产业链配套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较全面、完整的风光电装备制造业体系。

  刘锦帆认为,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背景下,甘肃要抓紧研究制定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目录内项目给予新能源指标倾斜支持。促进绿电本地消纳,高标准建设一批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加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试点,努力引进绿铝、制氢、大数据等高载能产业落地,推进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推动风光大省加快迈向风光强省。

  2024年,甘肃提出支持酒泉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刘锦帆表示,她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酒泉建立新型电力系统试点区,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云南

  全国人大代表、曲靖市市长李先祥:

  发挥资源优势 夯实能源基础

  云南日报记者 岳晓琼

  300亿吨、56%,1000万千瓦、27%,2400万千瓦、44%,这三组数据分别是曲靖市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储量、风能资源总量与可建设光伏容量及它们在云南全省的占比。

  坐拥“多能”富矿,近年来,曲靖市推动“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能源保障体系,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电力总装机1356万千瓦,占全省的10.3%,兼具‘风、光、水、火’互济的电力保障优势,是西电东送的主要通道,也是全省输配电网保障能力最强的市州。”全国人大代表、曲靖市市长李先祥介绍,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367亿千瓦时,占云南省的9%。其中,火力、风力发电量分别占到云南省的41%、20%。实现能源工业增加值304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5%。

  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曲靖市以“链式思维”系统谋划产业布局,集中要素资源全链打造新兴产业集群。短短几年间,新能源电池、绿色硅光伏两大产业集群在曲靖从弱到强,成为曲靖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煤炭、焦化、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全面有序转型。

曲靖市马龙县风电项目。云南日报供图

  如今,走进位于曲靖经开区的新能源电池和硅光伏产业园,一座座标准化现代厂房内机器轰鸣,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机勃勃的场景使人振奋。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信义玻璃、润阳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曲靖成为国内具有完整硅光伏产业链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城市。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2024年,曲靖市按照“六个走在全省前列”的要求,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大比拼,践行“2136”工作法,优化实化“两图一谱”(产业链图、产业群谱、产业态图)、建立健全“三库六清单”(招商目标企业库、资源要素保障库、项目库,项目总投资清单、年度投资清单、在建项目清单、拟建项目清单、在谈项目清单、拟谈项目清单),增煤电、扩光伏、配储能、强电网,着力构建多能互补、绿色低碳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曲靖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离不开政策支持。”李先祥建议在产业布局规划上按照空间、区位、能源和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统筹优化地区间在资源、能源和产业方面的功能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和产业协作。呼吁从全国、全省层面研究出台释放煤炭产能、矿业权出让登记、要素保障、安全生产、财政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更好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

  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四川日报记者 吴忧

  发电量100亿千瓦时!近日,四川省能投风电开发有限公司传来战报,所属会东风电集群累计发电量刷新纪录,站上百亿新台阶。100亿千瓦时,折算下来节约标准煤近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24万吨,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清洁能源基地,不仅水多、气丰,还有‘风’‘光’无限。”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说,为满足高速增长的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四川加快建设多能互补的重点电源项目和互联互济坚强电网,加快规划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在水电、气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等领域全面发力。

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四川日报供图

  近年来,四川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2023年,提速实施多能互补电源项目和互联互济电网工程,13个水电站、21个光伏项目、18个风电项目等加快建设,全球最大水光互补项目柯拉光伏电站并网发电,35项迎峰度夏和度冬电网工程建成投产,年度新增电网供电能力超1000万千瓦。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1亿千瓦、占比86.7%。

  《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强化水力发电主体支撑地位,提升风光等新能源补充功能,至2025年,四川省水电占比将从77.8%调整到64.1%,光伏发电从1.7%提高到13.3%,风电将从4.6%提升到6%。

  王诚介绍,2023年,四川能投集团所属电源发电量104亿千瓦时,所属电网售电量223亿千瓦时,能源保供更加有力,完成成都大运会、迎峰度夏和度冬保供任务。

  多能互补,“储”也是重要一环。去年,四川能投集团拿下金川县李家沟北锂矿勘查权,预估控股氧化锂资源量达到70万吨。围绕锂矿资源,四川能投集团积极布局基础锂盐、金属锂、动力电池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上下游项目,去年实现碳酸锂产量7962.12吨,同比增长53.57%。

  与此同时,四川能投雅安年产2000立方米高钒储能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工程50千瓦示范项目、250千瓦电池系统科研项目建成投运,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我们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王诚表示,四川能投集团将加大力度布局清洁能源项目、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青海

  全国人大代表,海西州委副书记、州长乔亚群:

  推动清洁能源产业迈上新台阶

  青海日报记者 田得乾

  光足、风好、地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太阳能年辐射量高于全国最高值资源区均值,年平均光照30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全省最优,年风能可利用时间3500至5000小时……

  “海西州创造了同一地区短期内最大太阳能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工程等多个‘世界之最’。”全国人大代表,海西州委副书记、州长乔亚群说,作为全省清洁能源发展重点区域,海西州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880.6万千瓦,占到全省的36.8%。

青海省提升电力输送能力,完善区域电网结构。青海日报供图

  近年来,海西州抢抓国家重大机遇,积极融入全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坚持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三批次新能源大基地建设成效初显。

  虽然海西州在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中具有独特、多元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和前景非常广阔,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短板弱项和发展难题,亟待加快破解。

  乔亚群介绍,海西州将按照“五位一体”协调推进要求,落实省部共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各项任务,有效破解“五个错配”问题。要稳步推进大基地电站项目建设,推进风电、光伏、光热规模化开发。加快建设调节性支撑电源,着力补齐新能源电力不稳定、无法平滑送出的短板。提升电力输送能力,在完善区域电网结构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特高压电网布局,增强电网汇集能力。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持续开展新型储能“揭榜挂帅”示范项目,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探索,提高多能互补集成开发能力,加快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同时,海西州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以产业“四地”为牵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形成广泛共识。

  乔亚群表示,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引领,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聚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努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为牵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加快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工程,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山东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聊城供电公司数字化部信息运检班班长冯涛:

  以市场促消纳 引导分布式光伏有序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刘童

  棚上发电,棚下养牛。在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借光生金”已经成为当地激活绿色经济的共同选择。去年8月,牧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100兆瓦在这里并网发电,这也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牧光互补光伏项目。据介绍,该项目带动建成了存栏5万头黑牛的“零碳养殖园区”,每年能发电1.1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排放10万余吨。

  根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60891.8万千瓦,山东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了5692.5万千瓦。

淄博市杨家村“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储能”示范项目。大众日报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聊城供电公司数字化部信息运检班班长冯涛,在全国两会上准备了一条“强化统筹规范引领 促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常年工作在山东电网一线的他,在各地的实地调研中,也关注到了近年来省内乃至全国分布式光伏的“井喷”式发展。

  “去年,我先后到聊城市光伏发电企业、聊城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调研聊城市分布式光伏发展情况,2020年聊城市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是81.27万千瓦,截至今年1月份,已经增长到308.86万千瓦,是2020年年底的3.8倍。”冯涛表示,随着分布式光伏进入规模化发展、爆发式增长阶段,政策导向有必要从“量”向“质”转变。

  “首先是统筹源网荷储规划衔接,在国家及地方层面明确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布局及时序,建立政企协同的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发布机制。”冯涛认为,发展分布式光伏要把保障能源安全放在首位,考虑各地电网实际负荷能力,引导分布式光伏在负荷水平高、电力系统承载力强的区域优先开发,鼓励支持配建储能、采用集中汇流等方式并网。

  冯涛认为,要有序安排分布式光伏参与电网运行调控,必须加快制定分布式光伏准入、检测、验收、运行等涉网标准,规范分布式光伏并网性能检测和认证工作。同时,通过优化调整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建立健全适应各类分布式光伏的市场交易机制、统一分布式光伏定义、明确接入电压等级及容量界定标准等,突出分布式光伏就地就近消纳的本质特征,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消纳,引导分布式光伏公平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