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畜牧产业“牛”劲足 乡村振兴添动能
记者 李惠 黄学超
近年来,我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坚持“畜头肉尾、接二连三”发展方向,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着力在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农牧循环等方面下功夫,持续推动现代畜牧业上台阶。今年,全市肉牛存栏73.98万头,羊存栏404.14万只,生猪存栏52.54万头,禽存栏368.89万只。全市肉牛出栏34.16万头,增长5.82%;羊出栏405.99万只,增长12.54%;生猪出栏98.41万头,增长8.34%;肉类总产量18.46万吨,增长9.36%,牛奶产量22.72万吨,增长18.10%。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09.26亿元,位列全省第2位。畜牧业为全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走进甘州区安阳乡王阜庄村北滩的甘肃云鑫万头娟姗奶牛养殖基地,全自动挤奶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清洗、消毒、安装挤奶设备,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娟姗牛因数量稀少,产出牛奶中的乳脂、乳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奶牛,被称为“牛中贵族”。据了解,甘肃云鑫实业公司是集良种娟姗奶牛繁育、高端原奶生产、肉牛育肥屠宰、优质牧草种植、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饲草料加工等循环产业于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综合型特色农牧企业。“今后我们将加强大良种培育和推广,健全产学研联合育种机制,加快专门化品种选育,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甘肃云鑫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学强说。
我市有天然的绿色大农场和有机大牧场,畜牧业发展优势和潜力巨大,牛产业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全市加快建设张掖肉牛、优质奶业“双百亿级”工程,产业发展基础越来越坚实、体系越来越完善、动能越来越充沛,牛产业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在山丹、高台县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标准化的牛舍依次排开,牛舍里的牛犊膘肥体壮,工作人员添料、清圈,仔细查看每头牛的生长情况。“我们主要养殖西门塔尔四代育肥公牛,现总存栏量360多头。公司与北京华联超市签订了定向订单合同,预计这批牛再有4个月就可出栏。”甘肃贵优万顺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郭玉贵说,为确保养殖效益,他们采取订单养殖的方式,解除了销售后顾之忧。
除养殖小区建设,我市还积极引进和培育牧业公司,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推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让牛产业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点。高台县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荷斯坦高产奶牛繁育、精准养殖、鲜奶生产、优质牧草种植、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牧科技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生态环保、绿色有机发展方向,通过项目建设实现“良种奶牛繁育——优质鲜奶生产——粪肥资源化利用——优质牧草种植”的种养循环经济,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奶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我们存栏量4500头左右,其中挤奶牛2500头,日产鲜奶74.5吨左右,泌乳牛单产平均40.32公斤。”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副场长许建鹏表示。“我们非常注重科技投入和品牌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通过产业链延伸和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许建鹏说。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畜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正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引擎。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按照“产业转型、结构升级、要素聚集、链条锻造”的总体要求,通过“建基地、强龙头、聚集群、培园区、育品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一县多园”“连乡成片”“集群成链”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巩固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3月20日【纪事】南果北种,蟹肥虾美——看张掖农业新“丰”景
- 2024年03月20日【招商引资在陇原】张掖市:招商引资释放高质量发展“硬核”力量
- 2024年03月19日【图片新闻】张掖:菜农抢抓农时栽种西瓜、花卉等秧苗
- 2024年03月19日张掖:用好“金融活水”润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