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向新而生 向上而行 向高而攀——省政协邀请专家学者助力推进甘肃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03/26/ 08:2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崔亚明

向新而生 向上而行 向高而攀

——省政协邀请专家学者助力推进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甘肃作为传统工业大省,要聚焦国之大者、省之要者,锚定强科技、强工业行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要持续激发创新动能,发挥我省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联合体等创新载体作用, 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

  要加强省级统筹,全力打造河西走廊绿色化工产业带,促进新能源与化工耦合,培育河西走廊绿色化工国家级出口制造示范基地。

  ……

  在日前召开的省政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领导小组2024年第一次会议上,来自我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紧扣省情实际,立足自身所长,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助力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向新而生、向上而行、向高而攀。

  传统优势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夯实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要加快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改造升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五一〇所党委书记王润福说,要根据我省产业特点,谋划实施甘肃省石油化工、新能源、特种原材料、农副产品等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工程,加速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画好每个产业领域的发展延长线,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新能源和矿产资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中医药大健康、量子科技装备、现代产业链装备制造等,超前谋划,争取国家投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王润福同时建议,我省应开辟量子技术新赛道,筹建兰州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园,深入开展原子钟、量子传感器、量子传输装备等核心产品的研发创新和生产制造。利用兰州新区发展优势,深入论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从空中飞行器及其关键产品、原材料和地面系统等方面统筹新产业发展。

  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技术颠覆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空间潜力大等特征。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夏天东建议,要尽快明确我省未来产业前沿技术创新突破方向,立足我省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紧紧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制定我省未来产业发展技术路线,规划符合我省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夏天东建议,要围绕技术、产品、主体、场景、支撑等共性要素,构建我省未来产业的发展生态。强化技术供给,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省内各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作用,加快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打造标志性产品,打造人形机器人、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高端文旅装备、先进高效航空航天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创新标志性产品。同时,进一步壮大产业主体,积极培育企业新主体,培育未来产业产业链,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

  产业链的纵向衔接贯通、产业集群的区域整体布局,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内在要求。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为说,立足我省产业优势,打造现代化化工产业集群,集成创新要素形成竞争优势。

  王为的关注点落在了河西走廊。他说,应进一步发挥河西走廊新能源、土地资源和交通区位等突出优势,加强省级统筹,进一步促进新能源与化工耦合,推进化工与 “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以及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打造绿色化工高能级创新矩阵,驱动培育更多绿色化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创建面向“一带一路”的绿色化工出口制造示范基地,赋能绿色化工扩大出口。

  配套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塑造工业发展新动能。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建议,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形成,重点将技术创新融入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生产流程的创新、生产设施设备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同时,通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带动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此外,瞄准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趋势和规律,提前谋划和培育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整机产品,以国家级和省级园区为依托,加快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建立以各类研发机构和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做大我省工业总量规模。

  思想在碰撞,认识在交融,力量在凝聚。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家学者围绕这一目标,贡献智慧、凝聚共识,积极推动把宏伟目标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