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强科技 增动能】兰州新区:科技赋能花卉经济

 2024/05/08/ 09:5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薛砚 马小龙 兰州新区报见习记者 李怡青

【强科技 增动能】

兰州新区:科技赋能花卉经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马小龙

  新甘肃·兰州新区报见习记者 李怡青

  近日,在兰州新区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花农们忙着将一颗颗蒜头模样的百合种球埋在土里。

  “这可是我们自主研发出的‘宝贝’!”指着只露出小小一片嫩芽的百合种球,农业产业园生产技术负责人陈兰军自豪地说。

  防止种球退化一直是国内百合花栽培的技术难题。为解决这项“卡脖子”问题,秦川农业设施农业生产班组以百合花为研究对象,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校、机构合作,开展了百合花新品种育种方面的研究,从土壤改良、消毒到种球分类整理,再到播种种球、生长养护,每一道工序都严谨细致。在百合种球品质的高要求下,如何自主培育出能成功复壮且高品质的种球,成为科研人员不断挑战的难题。

  历时3年,经过不断培育、反复实践,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掌握了稳定的籽球复壮与冻结保藏技术,最终成功复壮出商品种球。

  “目前我们通过种球繁育并小规模试种,自主培育了20万粒百合种球,在园林绿化公司和花卉生产企业广受欢迎。”秦川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花卉生产主管张军拾介绍,这批百合种球涵盖“木门”“生命力”“吉普赛”等6个品种。

  据悉,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还将陆续上市45万枝亚洲百合,共计12个品种,百合种球及百合花正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园区已成为我省极少数具有花卉种球国产化研繁能力的种植基地,实现了从培育百合种球到销售百合种球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入挖掘农业农村发展潜力,推进特色花卉种植,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交易、运输、销售和社会化配套服务于一体的花卉全产业链,不断优化全产业生态。

  除了传统销售渠道之外,园区不少花卉从业者通过电商、直播等形式,向消费者提供集美学设计、插花艺术、文创植入于一体的花卉组合产品,促进农业升级增效。

  “通过穿插讲解插花知识,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不仅是在卖鲜花,更是在推广一种生活方式。”从事鲜切花销售直播的员工张轩说道。

  此外,秦川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优质品种引进、精细化管理上下足功夫,形成不同特色无公害果蔬、花卉生产基地。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培育初加工、深加工农特产品,拓宽市场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今年,兰州新区将围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项目建设规划,增设产学研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与二产、三产之间的渗透融合,形成产业融合、功能多样、生产精细、开放广阔的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