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劳动者风采】工厂里的“技术控”——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振林

 2024/05/22/ 08: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彭雯

【劳动者风采】

工厂里的“技术控”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振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位置要预留好,等过滤装置一安装,这个钛液预热中转槽的系统堵塞问题就能解决了。”这几天,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甘肃东方钛业公司粗品生产一部党支部书记、副部长何振林,一直在车间为又一个“技术设想”落地而忙碌。

  何振林提到的问题出现在钛白粉生产的浓缩工艺环节,这一环节产生的硫酸钙容易堵塞管道,两三天就要停车清理一次,成本大。

  “其实解决起来也简单,加个过滤装置就可以大大减少停车次数,不影响生产,还节省各项费用。”何振林的想法经论证评估后,最终得以实施。

  爱钻研的何振林,1993年出生于景泰。2017年,他从外地回到家乡白银,入职甘肃东方钛业公司,在生产一线做过中控员、工艺员。今年,是他在甘肃东方钛业公司工作的第七个年头。

  甘肃东方钛业公司位于白银高新区银东工业园,主要进行钛白粉、磷酸铁、磷酸铁锂等产品的生产、研发及销售。2023年,公司生产钛白粉17.16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0.82亿元。

  刚入职时,何振林曾被派往外地学习生产技能。钛白粉生产工艺很复杂,勤奋好学的他积极向前辈请教,认真学习工艺流程和各类技术知识,扎实掌握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最终熟练掌握了硫酸法钛白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技能。

  学成之后,何振林作为一名车间工艺员,在东方钛业的一期项目设备安装、试车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带领岗位操作人员仔细检查每件设备、每条管路、每个自动阀门,细心观察设备运行状态,认真记录各项参数,从第一批物料投入到反应器开始试车,一直坚守到试车完全成功。

  短短七年时间里,何振林完成了从新人到技术骨干、从一线工人到工厂干部的蜕变,同时带领团队推动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今,何振林办公室的柜子里仍摆放着很多与化工行业相关的书籍,在生产工艺上遇到难题,他都会去查阅书籍寻找思路,与团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潜心研究提高钛白粉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

  “钛白粉生产有数十道生产工艺,新技术、新工艺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何振林说。

  何振林多次提出推进技术改进和创新的建设性意见,带领团队推动很多技术创新项目和合理化建议落地实施,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种澄清池自动排渣装置》和《一种酸解高效预混装置》2项专利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约30万元,并消除1项重要安全生产隐患;

  2项水系统循环利用技术减少了新鲜水用量,降低了环保压力,每年为公司节约用水成本25万元;

  参与有效控制偏钛酸原级粒径技术、黑钛液有效除泥技术、水解反应系统等新技术研发;

  ……

  诸多“技术设想”,都是潜心技术研发、工艺创新的何振林,在一步步丈量生产线、细细检视车间过程中的所思所得。

  不仅如此,何振林还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他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新入职员工开展技能培训,鼓励部门员工积极投入到技术创新中来。在生产过程中,他前后收集部门职工合理化建议210余条,其中130余条合理化建议已在车间落地见效。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业以来,何振林在生产实践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先后获得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公司生产标兵、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作为一名化工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希望自己能为公司降本增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贡献一份力量。”何振林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