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阿克塞县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2024/05/23/ 18:17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陈德政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陈德政

  在河西走廊西陲,有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有巍峨壮观的当金山,也有被誉为“中国西部好莱坞”的博罗转井影视基地。这里是一个多民族共融的地方,这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团结和谐,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呈现了一幅民族融合、其乐融融的缤纷画卷,这便是美丽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5月22日,“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稳实践”全媒体主题采访团走进阿克塞县,在红柳湾镇、民族新村社区、人民法院等地,了解当地如何用法治保障民族团结,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群众在红柳湾镇“红石榴”悦享厅学习。

  红柳湾镇践行“枫桥经验” 绘就民族团结画卷

  “我们依托民族新村广场,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让居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中耳濡目染,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红柳湾镇党委副书记杨帅说。

  走进主题广场,融入了中华文化符号和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的分散地标打卡式小型景观牌散布在各个角落。景观牌造型以如意云纹、传统折扇等原型为基础,中间部分为宣传标语展示。广场中央造型为一颗石榴,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近年来,红柳湾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省市县统战、民宗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增强各族群众向心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红柳湾镇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第八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5月22日,采访团在红柳湾镇民族新村社区集中采访。

  民族新村社区打造团结幸福“大家庭”

  “有事就找‘好大姐’。”在阿克塞县民族新村社区,谁家有了矛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好大姐”纠纷调解室。为深入开展家庭婚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民族新村社区成立“好大姐”纠纷调解室,耐心细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用心用情服务好群众的大事小事。同时,利用“好大姐”良好的群众基础,民族新村社区与阿克塞县司法局、县妇联、县公安局等共驻共建单位共同开展法律知识、公序良俗、防诈骗等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居民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民族新村社区还通过召开政协协商议事会,让居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实实在在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难题,并给居民群众带来便利,营造“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的基层协商议事氛围。

阿克塞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答疑解惑。

  阿克塞人民法院为公正司法装上智慧引擎

  敲入数据,诉状就能自动生成;足不出户,双方当事人就能实现在线开庭;轻触屏幕,不动产信息就可跃然“幕”上;眨眨眼睛,工作人员即可实现进出身份认证……这是记者在阿克塞人民法院看到的生动场景。这些智能化应用已成为阿克塞县人民法院日常审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助推全院审判工作体系和审判能力不断向现代化迈进。近年来,阿克塞县人民法院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不断加大以“智审、智执、智服、智管”为中心的智慧法院体系建设,将审判执行“搬到网上”,与当事人“云端相见”,确保司法服务“一直在线”,为实现公正司法装上智慧引擎。

群众在阿克塞县综治中心咨询。

  解锁基层善治“密码” 守护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累计‘吹哨’35次,召开分析研判会议10场次,接待来访群众92批(次)210余人,受理各类群众诉求及矛盾纠纷92件,已解决92件,调解成功率100%……”这是记者在阿克塞县综治中心采访时获悉的一组数据。

  阿克塞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指挥部作用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平台作用,以民族团结进步引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效,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面对地广人稀、部分地区无网络信号覆盖等现状,阿克塞县创建了“马背上的网格蓝”队伍,网格员骑马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在扩大工作覆盖面的同时,帮助农牧民群众办理了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

  “2023年以来,‘马背上的网格蓝’队伍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批22人次,解答群众咨询200余条,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12次,开展安全教育17场次,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阿克塞县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岳延杰说。

  阿克塞县公安局阿勒腾派出所 草原深处温暖的灯塔

  在巍峨的当金山脚下,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处,坐落着阿克塞县公安局阿勒腾派出所。这里平均海拔超过37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3.4摄氏度,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但派出所的民辅警始终无怨无悔坚守在这里,把职责和使命转化为牧区的长治久安。  草原深处温暖的灯塔——这是辖区群众和游客对阿勒腾派出所发自内心的称谓。近年来,阿勒腾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为民举措,化解矛盾纠纷,全体民辅警用赤诚之心浇灌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感谢警察同志,如果不是你们的及时救助,后果真的不堪设想。”2023年10月23日,被救助的唐山市长航运输有限公司货运司机揣某将一面锦旗送到阿勒腾派出所,对民辅警舍弃个人安危帮助其扑救起火货车的行为表达真诚的谢意。

  “我们以‘忠诚铸就警魂,创建平安辖区’为目标,锻铸‘八无’品牌。” 阿勒腾派出所所长张峰说,8年来,派出所保持着零违纪和涉警案件零发生的纪录,多次受到表彰奖励;1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名民警被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通报表彰为“成绩突出个人”。

  阿勒腾派出所还联合司法所、综治中心等部门,通过“家常话”方式宣传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各族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形成以法治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