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法治

【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天祝:铸牢检察盾牌共筑和谐家园

 2024/05/24/ 22:20 来源:法治甘肃网 见习记者 鲜晓苏

  “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团结稳定。”5月15日,天祝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赴天祝县松山镇传统赛马会活动现场开展“和美天祝 同心筑梦”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民族政策和法律知识。

  近年来,天祝县检察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主动创稳行动为抓手,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依法能动履职,紧盯中心大局奋勇担当作为,在诉源治理、未成年人保护、司法救助等方面探索实践,铸牢检察盾牌,共筑和谐家园。

  5月9日至12日,天祝县检察院分别对辖区内4个乡镇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巡回听证,向有监管职责的乡镇宣告送达检察建议,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和农业农村、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及村民代表参加听证。天祝县检察院 供图

  以检察之力推进诉源治理

  今年3月,天祝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在履行民事检察职责中发现,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被诉至法院,涉案人员有28人,涉案金额43万余元。

  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天祝县检察院主动履职对该案立案调查。在调查中发现,该公司虽然因管理不善导致工资拖欠,但整体信誉良好,并承诺尽快筹集资金支付欠款。基于此,天祝县检察院与县法院紧密配合,共同对该案调解,于4月28日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近年来,天祝县检察院聚焦“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求,深度融入“党政领导、政法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齐抓共管”诉源治理格局,立足检察职能,严把“诉讼增量、矛盾化解、源头预防”三个关口,创新诉源治理方法途径,有效减轻群众诉累,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在此基础上,天祝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建议推动诉源治理作用,紧盯监管漏洞,精准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助推行业治理、系统治理、诉源治理。注重行刑衔接和反向衔接相结合,探索轻罪刑事案件“相对不起诉+社会公益服务”办案新模式,推动构建政法委综合协调、检察机关牵头落实、乡镇(社区)具体负责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

天祝县检察院“格桑花”未检团队走进学校上好“开学第一课”(3月5日拍摄)。天祝县检察院 供图

  扛起检察责任守护未来

  “同学们,如果在校园里有人欺负你,应该怎么做呢?”3月5日,天祝县检察院“格桑花”未检团队走进校园,以案例为点、以法律为线,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聚焦“一号检察建议”、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等重点内容,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场场精彩的普法课,增强同学们安全防范意识。

  近年来,天祝县检察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立足对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以“科学谋划+精准保护+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方式,融合“四大检察”职能全方位构筑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屏障,用心用情用力扛起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的检察责任。

  记者了解到,在办案过程中,天祝县检察院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宽严相济、双向保护”“少捕慎诉慎押”原则,以“零容忍”态度,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落实“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同时,以“宽容不纵容”的态度,既维护法律权威,又重视治病救人,对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开展心理干预、司法救助等措施,最大限度体现司法温度。

  司法救助传递检察温情

  “司法救助的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我们一直着力于把这项工作打造成检察机关的‘民生工程’,给那些困境中的人们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天祝县检察院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践诺的。

  近年来,天祝县检察院坚持以创新引领检察工作发展、以品牌亮点驱动整体工作破冰,打造“六化”司法救助模式,构筑全方位司法救助机制,彰显检察为民的司法温情。

  品牌化提升救助知晓度,标准化确保救助精度,主动化强化救助力度,多元化延展救助深度,联合化拓宽救助维度,便捷化传递救助温度。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检察为民的司法温情,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贡献了检察力量。

  此外,天祝县检察院还针对未成年人建立特殊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结合心理疏导和关爱帮扶,帮助未成年人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生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鲜晓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