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民心 “典”亮美好生活
——天水市“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侧记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
今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以来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连日来,从社区到学校,从广场到机关,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民法典”相关知识,不仅“典”亮了群众的美好生活,更让法治之声响彻龙城大地。
“您好,我们是来宣传‘民法典’的,它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全文共有1260条。”5月25日上午,清水县人民法院在充国广场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宣传活动。
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活动现场,干警们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互动沟通,宣传讲解“民法典”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防范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识。
“别人借我的钱不还,我该怎么维权?”“干了活,但是老板不给钱,也不接电话该怎么办?”“楼上邻居每天装修房子到很晚,我可以维权吗……”随着宣传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群众前来咨询相关法律问题,干警们耐心进行着解答。围绕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侵权责任等纠纷,干警们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大家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活动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服务,拉近了群众与‘民法典’的距离,为群众树立了遇事找法、遵纪守法的理念,真正做到了让‘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清水县人民法院一名干警说。
同样,在秦安县西川镇牌楼村文化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现场,秦安县司法局向过往村民宣传普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还组织开展了有奖知识竞答和拍照打卡等互动式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互动游戏中,寓教于乐,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
“‘民法典’原来有这么多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内容。”村民王阿姨拿着拍照打卡的奖品开心地说。
广场普法充满了“烟火气”,送法进庙会、进集市,则更加“接地气”。
同样,在甘谷县大像山文化旅游节期间,大像山景区人潮攒动,大家除了在这里品美食、赏美景、听秦腔外,还能够领取一份特别的“法治礼包”。
当天,甘谷县司法局以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联合甘谷县妇联、大像山镇西关社区在大像山旅游景区开展了“民法典”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这一本本宣传‘民法典’的小册子,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有很多帮助,就像个‘法治礼包’。”新兴镇颉家村村民颉全顺说,今后他会好好学习“民法典”,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甘谷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普法志愿者们向群众宣传“民法典”知识,引导群众走进“民法典”、了解“民法典”,学会运用“民法典”。同时,他们也向商户普及“民法典”倡导的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下一步,甘谷县司法局将继续深耕普法宣传载体,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法治宣传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一刻也离不开法治保障。美好生活,始终需要法律相伴。连日来,我市举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群众收获满满。
“你们法院举办的这几次普法活动我都来了,既能学知识,又有小奖品,大家都愿意来。”在参加完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武山县人民法院滩歌法庭、龙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龙台镇贾山村举办的普法宣传活动后,村民贾大叔乐呵呵地说。
活动中,对于行动不便、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的村民,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驻村第一书记与武山县人民法院滩歌法庭的干警还一同入户进行普法宣传,与群众拉近距离。
随着一系列“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的相继开展,“典”燃了群众学法热情,“典”亮了群众全新生活。下一步,我市将以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及重点领域专项普法等为抓手,聚焦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创稳、乡村振兴、天水麻辣烫持续“长红”等重点工作,针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让“民法典”更进一步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1月19日【案说民法典】法定继承的份额如何分配?
- 2020年11月12日白银大地城建组织学习《民法典》
- 2020年11月10日【案说民法典】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单车致死谁担责?
- 2020年09月27日【案说民法典】“跳单”行为已被立法规范 中介人维权将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