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以“新质”重铸工业“脊梁”——金昌市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综述

 2024/05/30/ 15:17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李峰

以“新质”重铸工业“脊梁”

——金昌市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综述

  记者 李峰

  “手撕镍”年产量突破60吨,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填补国内空白,销往海外,成为镍加工带材产品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羰基镍丸规模化走向市场,结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有力保障国家高温合金对高端镍的需求;甘肃金拓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储能电池填补省内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空白……

  2023年,省委省政府赋予金昌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使命任务。一年来,金昌向“新”求变,以培育“2+4”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抓手、以高水平市企融合一体化发展为基础,强工业兴产业,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领域产业跃马扬鞭、浪奔潮涌,向着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目标阔步前行。

  202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78.66亿元,增长1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5%以上;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1%,顺利实现开局稳、开门红。

  聚集群,构建高效现代化产业体系

  位于金昌经开区的洁净厂房中,厚度只有6微米的超薄锂电铜箔在这里产出。

  这项由金川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万吨电子铜箔项目,是金昌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重要补链项目,集成了国内先进的电解铜箔生产工艺,核心装备和智能化水平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锂电铜箔是新能源电池的负极载体,铜箔的厚度越薄,新能源动力电池能容纳的电量就越多。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通过持续攻关,陆续生产出8微米、6微米、最薄达到4.5微米的超薄锂电铜箔。上游铜箔制造技术的革新,为推动下游新能源电池生产效率和提高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金昌矿产资源丰富,镍储量居世界第三,铜、钴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二。我市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2个千亿,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的“2+4”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重点发展高温合金、镍合金材料、海绵钛及钛合金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建成亚洲最大的矿产铂族金属生产线并产出合格的海绵铂、重质钯粉,镍6507产品成功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体系,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生产供应基地,着力发展风光电、新能源电池、新能源装备等产业,新能源电池材料本地供应率达77%以上,新能源电池生产能力达到50万只/天,全市电网新能源装机占比达75.27%。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城市云平台、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甘肃分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行,“电投云”“天翼云”等“八朵云”完成部署,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入园优质物流企业达66家。

  ——聚焦打造西北新型化工产业基地,采取分化、派生、新生和融合等方式,持续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构建“横向耦合、纵向闭合、产业共生、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新模式,金昌经开区化工产业集中区、河西堡工业园成功通过全省化工园区认定,2万吨PVDF、50万吨低阶煤高效利用等项目加快建设。

  ——聚焦打造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重点发展镍铜铁及贵金属提炼产业,金昌经开区成功创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年处理600万吨镍铜冶炼尾渣等项目加快推进,40万吨合成金红石二期工程等项目建成投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以工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扎实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海量陇丰蔬菜精深加工生产线二期等项目建成运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向“新”行,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前不久,金川集团公司攻克“4N5无氧铜板带材”制备技术,相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量产,解决了我国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关键部件用材依赖进口的难题,在电子、半导体、精密仪器等领域提高了国家铜合金材料自主保障能力。

  在金昌,类似“4N5无氧铜板带材”这样技术领先的拳头产品只是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我市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

  我市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机制、科技计划后补助项目和规上企业研发引导专项,成功举办新能源电池领域科技成果对接会,推动实施镍钴高温合金及高镍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等攻关项目,0.05毫米“手撕镍”、0.05毫米超薄高精铜带投入量产,生物医用钴铬钼合金棒材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成功入围国家第一批生物医用材料“揭榜挂帅”项目。

  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我市着力做优研学平台,加快建设具有金昌特色、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平台体系,建成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甘肃镍钴新材料创新中心等14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以及有色金属固危废资源综合利用等3个市级企业创新联合体。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为市政府科技顾问,中国工程院吴爱祥院士工作站、甘肃省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落户金昌,金川集团跻身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

  技术突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市企联合召开金川科技攻关大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开展各类科研攻关课题近400项,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超过60%,羰基镍产品、电池用镍带材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成功攻克高纯镍钴铜湿法、火法冶金过程中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稳居全省前列。

  通过“三化”改造,实施总投资411.1亿元的新改扩项目150余项,推动产业结构更“新”、发展模式更“绿”、经济质量更“优”。

  未来已来,好风正劲,新产业一日千里,为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打开了广阔空间。

  优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石

  甘肃联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省级专精特新资质的企业,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拥有10项国家级发明专利、27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司三期环保项目系统维护和产品研发投入了大量资金。

  “在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下,2023年至今,我们累计享受各项税费减免236万元,就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也增强了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产品研发的信心和后劲。”甘肃联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志红表示,将继续走好研发创新之路,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金昌市优化延伸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做出更大贡献。

  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把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园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金昌经开区加快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电池等产业,3.5万吨电镀用高端镍盐、25万只锂离子电池等代表性项目建成投产,全国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区申建全面完成,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位列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第65位,进入全国百强序列,获评“2023中国经济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荣誉称号。

  永昌工业园区和河西堡工业园优化整合,与河西堡镇实行“区政合一”管理体制,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一区两园多点”的园区发展格局,先后引进合力科技、宇龙药业、心连心等“行业100强”和联凯生物、克胜阡耘、施可丰等头部企业,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7.4亿元,被列为全国发展农药产能重点园区。

  完善基础设施是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沃土,我市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配套完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总投资近20亿元的园区道路、供气供暖、污水处理厂、14.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等项目投入使用,产业发展展览中心开放运营,综合管廊及管网、智慧园区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园区承载力和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积极探索推行“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帮办代办+信易贷”模式,累计出让“标准地”36宗5591亩,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帮办代办”综合改革模式被纳入“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强化土地投资强度、税收强度、亩产效益、绿色环保等指标控制,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出台《金昌市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试行)》,拿出“真金白银”“硬招实招”激励企业大干快上、加快发展。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金昌市将加力做好“改旧”“育新”“增创”“服务”文章,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更优路径、更实举措推动金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省发展添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