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兰州石化:跳动的“绿色脉搏”

 2024/06/03/ 09:02 来源:香港每日电讯

2024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绿色,印记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65年的发展历程中——

  从1960年首次炼出“争气油”,到相继完成汽柴油国Ⅲ、国Ⅳ、国Ⅴ、国Ⅵ质量升级,始终致力于清洁油品和化工产品的生产;

  从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丁苯橡胶,到环保丁腈、丁苯橡胶产品热销市场,公司也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全部生产环保型丁苯橡胶装置企业;

  从脚踏荒滩、艰难创业,到装置林立、勇开新局,特别是绿色环保设施的投入,实现生产与绿色低碳的协调融合发展。

  一路向“绿”,不懈努力,兰州石化将绿色环保融入企业方方面面,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6月2日,“共赴绿色之约--202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走进兰州石化参观采访,深入了解兰州石化在环保工作中的闪光点。

  勇担责任 提高“绿色”含量

  兰州石化作为中国石油在我国西部重要的炼化生产基地,地处黄河上游,地域特殊,在为国家提供能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更肩负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2021年,兰州石化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公司五大发展战略之一;2022年,制定“双碳”行动和绿色企业创建方案,系统性思考、前瞻性谋划,全面为绿色低碳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兰州石化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大高标号、清洁化油品的生产,完成汽柴油品质量升级的“四级跳”,其中国VIB汽油提前3个月稳定达产,生产的100LL、100VLL低铅航汽和UL91无铅航汽品质出众,获得生产许可资质。

  在橡胶产品的生产中,兰州石化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形势,研制满足用户需求的精细化、环保化、定制化合成橡胶产品。丁苯橡胶实现环保化、定制化转变,形成丁苯软胶、油胶等系列,达到欧盟环保法案要求,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全部生产环保型丁苯橡胶装置的企业。

  目前,“共和国长子”在装置建设上已发展为以清洁化生产和优化重油加工为主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千万吨级炼厂,并且是目前平衡西部原油资源、应对劣质复杂原油的加工基地和重要“调节阀”,一次次彰显大国企的“绿色”风范。

  优化布局 保持“绿色”本色

  “喝着黄河水,想着下游人,决不让一滴不合格的污水排入黄河。”这是兰州石化最庄重的承诺。

  树牢“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环保理念,兰州石化把环保装置当作生产装置、环保指标当作质量指标,近年来先后关停7万吨/年苯胺、15万吨/年硝酸等多套高能耗高排放装置,建成投用一批环保升级达标及隐患治理项目,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有效提升了公司绿色发展可持续性。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兰州石化顺势而为、应对挑战,不断推动环保管控再升级。

  公司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清洁化生产为目标,加强水资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通过化肥厂苯胺、石化厂2号化污等源头污水预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升级改造炼油、化工污水处理装置,建成投用1080吨/时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装置、完善绿化用水管网系统等,实现废水深度回用,每年减少水耗500余万吨。

  在此基础上,创新推进环保监督网格化管理,梳理232个环保点源清单,推行污染源“源长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分厂、车间主要负责人,督促各级“一把手”强化环保监管,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

  如今,清洁生产渗透到兰州石化生产全过程,将环保设施当作生产装置管理,将环保指标作为关键指标控制,持续加强污水处理装置运行管理,巩固废气减排治理,推进固废资源化、减量化,深化异常排放精准管控,持续减少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十三五末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及固废较十二五末同比分别下降43.96%、65.23%、76.38%、60.42%、62.29%、81.2%,排污总量再创新低,2022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科技赋能 描绘“绿色”前景

  科技创新,是兰州石化一个醒目的标签,也是兰州石化在65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优势之一。用好这个优势,则成为公司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兰州石化强化监管,加大投入,先后建成了化工雨排处理、苯胺污水处理、催化剂高氨氮污水处理等10余套源头预处理装置,完成催化剂污水、化工污水、炼油污水处理装置扩容升级,投运42万立方米水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以“三个24小时”,即24小时监控重点环保设施、24小时保运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值班值守,加大环保监测力度,提升预知预判能力,严守环保防线。

  2021年12月,首套采用“低温柴油吸收+总烃浓度均化-催化氧化(CO)”工艺路线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建成投产后,兰州石化排放口非甲烷总烃浓度最低可控制在3毫克/立方米以下,去除率达99.9%,这个数据不仅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远低于排放限值。

  榆林乙烷制乙烯项目,则采用催化氧化处理乙烯废碱、超滤+反渗透及蒸发结晶新技术处理废水,废水回用率达到95%以上,成为中国石油首家废水近零排放的炼化项目。

  此外,兰州石化投资4.33亿元实施VOCs治理项目,回收利用生产中废气,完成5套装车栈桥油气回收、6套装置工艺尾气治理等项目,VOCs减排率达60%以上。不断尝试新技术,开展化肥厂苯胺废酸回收、乙烯废碱处理、催化剂废水处理白泥等项目攻关,实现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新的发展阶段,兰州石化又进一步结合数字化转型,推行智能化监测、智能化分析、智能化技术等,加快推进能源管控系统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环保智能化水平,以数字化赋能,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