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2023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去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24/06/04/ 08:1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文洁

《2023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去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6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甘肃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介绍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有关情况。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水环境质量总体巩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

  2023年全省14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86.4%,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51。全年沙尘天气呈频次、强度双增的变化趋势,各城市空气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4个地级城市累计受沙尘天气影响1168天·次,全省14个地级城市均未出现酸性降水。

  2023年全省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5.9%;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提前一年实现消劣。黄河、西北诸河、长江三大流域水质均为优。51个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中,Ⅰ—Ⅳ类水质点位占比80%,Ⅴ类占20%。主要超标指标为氯化物和钠。全省32个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和100个县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中,除4个地级水源地和7个县级水源地因本底原因出现水质超标外,所有水源水质均达标。

  2023年我省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全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全省城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2.2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质量为“较好”;夜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43.9分贝,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声环境质量为“较好”。2023年全省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气溶胶、沉降物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和气碘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

  我省持续加强祁连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估和生态环境监管,监测评估显示,祁连山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整治成效持续巩固,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循环能力逐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我省坚决担起黄河污染防治的政治责任,聚焦工业、生活、农业污染防治及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领域,围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区域,紧盯国家黄河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问题,推动纳入年度要点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2023年黄河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2.68%,高出黄河流域9省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全省12个市、18个县区建立了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同时,我省积极协商相邻省份,分别与四川、宁夏建立省际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即将与青海省签订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协议。

  同时,强化重点碳排放企业核查与履约,组织完成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7大行业119家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2021、2022年)碳排放配额核定、发放、清缴和交易等工作。全省20家电厂提前足额完成履约清缴,共清缴配额1.92亿吨。

  据介绍,今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在平凉市设主会场。本次活动前期六项“绿色”系列宣传活动已于4月启动实施,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将为“美丽甘肃 镜头里的故事”生态环境保护短视频和“美丽甘肃 光影绿境”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代表颁奖;“黄河安澜”甘肃生态文学作品、甘肃省生态环保小达人选拔结果也将在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