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兰州刻葫芦:四代薪火相传 方寸间展天地大观

 2024/06/04/ 08:45 来源:兰州新区报 记者 李怡青

兰州刻葫芦:四代薪火相传 方寸间展天地大观

  记者 李怡青

  “首先,拿笔在葫芦表面画上想要的图案,然后用刻刀一点点精细地雕刻。”近日,在中川·青云驿——史喇口乡村旅游区,一场刻葫芦技艺非遗研学活动正在进行,讲师阮熙越一边拿着刻刀在葫芦上游走,一边给学生们讲解刻葫芦的要点。

  雕刻葫芦时,她眉目之间流露着手艺人的专注;做非遗讲解时,她言语间展现出文化传承者的自信。这是记者初见阮熙越时的印象。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温婉的85后女青年是兰州阮氏雕刻葫芦艺术第四代传承人。

  葫芦者,福禄也。葫芦因其外形美观,又与“福禄”谐音,在我国成为吉祥的象征,有“宝葫芦”之美誉。

  兰州刻葫芦则与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作为一门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兰州刻葫芦2006年被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雕刻艺人们用其微小而锋利的刻刀和雕针,在葫芦表面一点点刻下惟妙惟肖的纹饰,为一颗普通的葫芦赋予艺术生命。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和传承,葫芦雕刻手工艺文化逐渐发展起来。

  扎根陇原大地 情系葫芦文化

  兰州刻葫芦则起源于魏晋时期,这个时期的刻葫芦不仅仅是盛水装酒的用具,而且由匠人雕刻上精美图案,作为装饰品。直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兰州刻葫芦出现了四位大师级的人物——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陈唯一,让兰州刻葫芦有了质的飞跃。

  其中阮光宇,就是阮熙越的外曾祖父,同时作为阮氏葫芦的创始人,为“阮氏刻葫芦”埋下了第一粒种子。

  “我的外曾祖父是一家报社的编辑,出于对葫芦雕刻的喜爱,他在1936年就开始雕刻葫芦了。”阮熙越说,出于读书人的艺术涵养,阮光宇将诗书画印等方面的修养融入了传统葫芦雕刻技艺之中。

  阮氏刻葫芦艺术的第二代传承人是阮熙越的外公:阮文辉。“我的外公是甘肃省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他雕刻的《150个儿童游戏图》《唐诗204首》等4套6枚微雕葫芦被定为国家珍品。”阮熙越自豪地说,“外公将刻葫芦这门民间手艺推向了高雅的艺术殿堂。”

  “我的妈妈阮琳是阮氏葫芦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同时也是兰州刻葫芦省级非遗传承人。她从小受到父辈葫芦刻绘的熏陶,在15岁的时候,就能独立创作完整的作品。”阮熙越说,“妈妈平时喜欢侍女图,她的喜好就呈现在作品上,例如《红楼梦》《百美图》等。”

  阮熙越2010年大学毕业后,从其母亲阮琳手里接过家族衣钵,成为阮氏葫芦艺术的第四代传承人。彼时,阮琳已经退居二线,在阮熙越身后尽心尽力地支持着她的创作,母亲的“放手”,也让阮熙越在短时间内进步飞速。

  精研雕刻技艺 传承葫芦非遗

  在阮熙越看来,要走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路,就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的过程中,变化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式、表达方式,不变的是蕴藏在其中的精湛技艺,这是我认为的‘守正’。”阮熙越说。

  “阮氏刻葫芦”之所以能成为兰州刻葫芦技艺中的一面金字招牌,其成功密码就在于精湛的微雕技艺。

  阮熙越的外公阮文辉专攻“微雕”技艺,曾在一只直径4—5厘米的小葫芦上,刻下204首唐诗,3000多个字,每个字只有米粒的四分之一大小。

  “我的妈妈阮琳传承‘微雕’技艺,她创作的《百美图》,在直径只有5厘米的鸡蛋葫芦上雕刻了近百位美女。”据阮熙越介绍,细细看来,葫芦上美女的双眼皮、睫毛都清晰可见。而并非美术专业出身的阮熙越,在接过衣钵的时候,也对自己能否传承好“阮氏刻葫芦”品牌很惶恐。为此,她决定沉下心跟着母亲学习“微雕”技艺。

  “在雕刻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勾勒原型,如在圆球体上刻一条直线极不容易,稍有不慎,力道没把握好,一切就得推倒重来。”阮熙越说,一个精美作品的背后一定包含着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良,耗费周期长,时间成本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韧劲。

  虽是半路出家,但受家人影响,她从小看过大量诗书,学过书法,摹过画本,再加上母亲阮琳的倾心指点,阮熙越的技艺不断精进,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2019年,阮熙越创作的《雕刻葫芦·河西记忆》,在12枚小葫芦上,用率真、奔放的线条呈现河西走廊的人文风情,反映汉代河西地区先民们生活的场景。此外,她改变了传统松墨上色的方式,用多种颜料铺陈出西北土地的肌理感,斩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百花杯”金奖。

  “老树开新花” 重新定义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民间,也失传于民间,这是大多数非遗面临的困境,兰州刻葫芦也是如此。

  如何推广“阮氏刻葫芦”文化,让更多人来继承这门手艺,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阮熙越用韧劲、稳劲与拼劲,交上了一名年轻非遗传承人的青春答卷。

  阮熙越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也在思考如何重新定义非遗,让非遗技艺转化为能被现代人喜爱的文创产品。她明白,非遗要想真正传承下去,就不能只将它束之高阁,放在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而是要走入生活,走向群众。

  “葫芦最早是用来盛水装酒的生活用具,本来就是服务于老百姓的。因此我要做的就是让它返璞归真,让它具备审美价值的同时还能实现服务价值。”这就是阮熙越破局的方式。

  为此,她在传承基础上大胆创新,设计出功能类的钱袋子、储物器皿、葫芦饰品等,提高其使用价值。同时,在葫芦上雕刻的题材也不再拘泥于传统,她根据当下大火的时尚“IP”,刻下“旅行青蛙”“哪吒”“绿马”等流行图案,迎合更多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让阮熙越惊喜的是,当她带着新开发的产品去文化创意市集时,有不少年轻人对注入了时尚元素的葫芦手串、项链、书签等产生了浓厚兴趣,这证明阮熙越选择的创新之路是对的。

  近年来,阮熙越还将不少精力投放到兰州刻葫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中,她通过开启刻葫芦DIY体验课程、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完成了上百次授课,让更多人体验刻葫芦的魅力所在。

  让阮熙越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2021年开展的一场线上隔空刻葫芦的活动。“在我父辈那一代,刻葫芦这一传统工艺只是某个人在一个小作坊里进行;而传承至今,竟然在不同空间同一时间内有上百人一起隔空刻葫芦。” 阮熙越感叹道。

  对于阮熙越来说,来自外界的一些正向反馈,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在传承阮氏刻葫芦艺术的这条道路上,也让刻葫芦作为兰州的文化标签,得到更多展示机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