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理论】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根基

 2024/06/07/ 08:4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贾琼

筑牢乡村振兴人才根基

  贾琼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而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最基本作用的人力资源便是农村实用人才。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作用,才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技术经验,在当地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得到周围群众认可的农村专业型劳动者。包括农村种植和育种专家、加工和捕鱼专家、农村经纪人、各种熟练的手工艺人和技术负责人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对实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人才规划,明确发展方向。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地区数字化技术发展实际需求,制定系统性的基层数字化专业化人才培养政策;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和产业布局,特别是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制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地方计划;构建多层次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融资和资源使用优惠,鼓励各类人员到农村创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要内培外引、广纳英才,引进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提升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发展水平,使农村实践型人才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素养、有技能、合格和能干的实用性人才,建立扎实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体系。

  因地制宜建立实施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基层农业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与学校和企业部门的合作,建立人才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抓好农业农村实践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调动农村地区现有实用人才的热情,积极实施科技专员的创业项目,通过科技人员配备,互动选择,技术推广和服务分配,合理地带动农村劳动力人才成长;积极开展农业技术研究、转化与推广培训工作,依托远程教育、实训基地、专业合作社等,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骨干科技理论水平;探索建立人才激励与奖励措施,建立合理的人才薪酬体系,提高基层人才工作积极性。

  增加经费投入,实施保障措施。树立人才投资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增加对农村农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投资,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建立人才发展和补偿基金,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经费投入,监测市场人才流动与需求,为本区域的人才队伍发展提供支持;加强对农民培训平台建设的投入,根据农村基层人员数字化水平不同的现状,分层次开设数字化培训课程、举办研讨会等,积极创新培训模式与方法,加强与人才较多地区的互访与学习,进一步提升农民素养水平。

  建立健全城乡人才融合服务体系。围绕城乡人才市场,建立健全城、县、乡、村四级人才市场服务网络,设立城乡人才服务站和信息站,为人员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资料、技能和信息,以创新城乡融合要素发展思路,畅通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通道;积极构建实施集组织、沟通、教育和发展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基站工程,通过搭建人才选拔站、培育站、服务站,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系统保障;加大政策服务支持力度,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农业科技项目开发推广等方面给予农村使用人才政策倾斜;建立推进城乡一体化专家服务基地,组织专家定期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卫生保健、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的绿色低碳、高效使用、安全可控的综合性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关键场景向纵深推进,将数字技术与乡村民生、生态、文化等领域深度融合。

  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