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发展
蒙慧
新质生产力作为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成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于推进国民经济各产业,包括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化产业建设中,融入新质生产力,不仅将优化文化产业要素、创新文化产业业态,还将延长文化产业链条、优化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而赋予文化产业更加深沉、更加持久的内生动力。
融合新科技,以数智化塑造文化产业新样态。随着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转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应紧紧抓住科学技术发展的东风,借助人工智能、交互设计和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产业向数智化转型。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传统文化产业是产业发展的“基本盘”,为提高其生产效率,应借助数字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技术,将传统产业样态转化成具有新特质的样态,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为进一步发挥其支撑作用,应通过科技、人才和资本等要素的集聚,实现文化产业内外部的交互融合。对内,推动不同艺术形式间如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设计艺术和传媒艺术、绘画艺术和装置艺术、雕塑艺术和摄影艺术间的交互融合,以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由内含单一艺术元素向内含多元艺术形式转化;对外,推动文化产业与工业、教育、旅游和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形成文化产业新形态,以此拓展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创造出更加多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未来产业发展。要加强前瞻性研究、提前布局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要加强技术攻关,针对前沿领域,聚焦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联合进行核心技术攻关,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要强化场景应用,如利用文娱旅游应用场景丰富和数据多元化等优势,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旅游景区业务数据化、资产化等。
激活新要素,以创新性配置推动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数据作为继传统生产要素之后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应借助新型生产要素的跃升,以及新型、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传统生产要素利用率。要培育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数字化思维,以及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适应先进数字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文化产业数智化人才;要推动资本等要素向重点行业汇聚,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的生产力质态,推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向重点行业,如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产业汇聚,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发挥新型生产要素潜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向以数据和网络空间为主要载体的新兴产业转型。要依托海量的文化数据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扩展数据要素应用的领域,切实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要融合文化数据和通用数据,构建高质量的文化数据资源库,提升数据使用的便利性;要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和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以最大限度释放数据资源价值。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提高新型、传统生产要素利用率,还应通过优化新型、传统生产要素组成,获取创新性配置效率。在此过程中,应突出数据要素的主导作用,通过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各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使文化产业迸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
聚焦产业链,以“延强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链和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是促进我国各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应结合产业实际,以追求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为目标,不断提升文化产业链质量和运行效率。塑造完整的产业链。纵向上,应加强大类、中类和小类文化领域的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大类文化领域中文化装备生产的投资,借助新兴技术孕育出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新型文化生产工具,为文化创意转化为文化产品提供有效支撑;横向上,不仅需要在生产—传播—流通—消费方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也需要在各环节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先进性。先进的产业链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孕育高质量文化产品与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快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和文化装备生产等行业的发展;要推动国内外文化要素的交互融合,通过国内外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激发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要向上游产业延伸,加强内容创作生产等行业发展,提高产业链的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等特质;要向下游延伸,开拓影视剧制作、系列产品及高科技衍生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以丰富原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产业内容。增强产业链的安全性。要加强内容创作,提高主流文化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满足人民需求的文化产业和服务品牌;要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准入机制等,为文化产业发展筑牢安全“防火墙”。
作者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5月18日【直播预告】第三届健康管理论坛暨兰州慈铭体检成立十周年
- 2024年05月17日【理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2024年05月14日【理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4年05月14日【理论】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