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甘肃印发《通知》 切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2024/06/14/ 21:26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李萍

老师为临泽县鸭暖镇华强中心小学的学生讲解辣椒苗盘栽培。姚吉伟 摄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萍)日前,甘肃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要结合《甘肃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以下简称专项整治),切实杜绝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布置摊派给学校和教师,干扰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和教师减负。

  此次专项整治聚焦社会事务进校园加重教师负担问题,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滥用应用程序和工作群组、打卡、接龙、做题、拍照、简报等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如“各类校园创建活动”“脱离教育扶贫工作实际的帮扶任务”“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防灾减灾、消防安全、防艾、禁毒等专项工作”“文明、卫生、绿色、宜居、旅游、平安等城市创优评先活动”“各类社区宣传、调查、统计等事务性工作”“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各类线上线下形式的社会性评比评选、问卷调查、点赞投票、答题测评、打卡签到等活动”等。

  同时,各地在充分征求学校、干部、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分别制定市、县各级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省教育厅研制省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管理办法)。进校园活动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违反我省《减负清单》中社会事务进校园规定要求的,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各地加强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的统筹协调,在省级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的基础上,严控市县两级社会事务进校园总量并建立各级白名单,明确活动开展依据、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实施范围、时间和场地、验收方式等,防止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层层加码增加教师负担。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确需增加的,须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且不得突破当年计划总量。

  此外,全省各地要通过监测、举报、核查、通报、约谈、曝光等方式,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进一步优化对学校、干部教师考核评价工作,不得将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完成情况与学校考核、干部教师评优评先和绩效考核挂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